增值税下调,对大宗商品是利空还是利多?
发布时间:2019-3-20 13:57阅读:574
总理说4月1日开始增值税下调,从16%下调到13%,这是市场上多空分歧比较大的一个消息。至于你说的开票这主要涉及到了进项税可以抵扣销项税的问题。
对于买方来讲,如果在4月1日之前购买一个商品,假设商品价格为A,那么进项税就是Ax16%,是你买东西的时候支付的总价款里面其中含税Ax16%;你在4月1日之后卖你的产品,假设你卖的产品价格为B,B肯定是大于A的,那么销项税就是Bx13%,销项税是你卖东西的时候收到的总价款里面其中含税BX13%。然后销项税减去进项税就是你需要交纳的增值税。
我们来对比一下降稅前后的两种情况,这里假设降稅前后产品的价格都不变。降稅之前,买方需要交纳的增值税是:BX16%-AX16%;降稅之后,买方需要交纳的增值税是:BX13%-AX16%。显然,降稅之后如果是按照之前的进项税进行抵扣的话,买方需要交纳的增值税会减少。
相反,对于卖方来说,它现在卖货的销项税是AX16%,假设它的进项税是Cx16%,显然C是小于A的,那么卖方应该交纳增值税为AX16%-CX16%,如果卖方等到4月1号之后再卖货,它的销项税就是AX13%,那么它需要交纳的增值税就是AX13%-CX16%,显然卖方需要交纳的增值税也会减少。
这会产生什么结果呢?第一,下游希望在4月1日之前多买货,这样下游可以少缴税;第二,上游希望在4月1号之后再卖货,这样上游可以少缴税。所以各自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去博弈,就导致了上游很多厂商封库,不卖了,等4月1号之后再说,这样就会导致在4月1日之前,现货市场供应偏紧,因为下游买货意愿比较强,所以是利多现货价格的。所以你看很多商品现在都开始有走正套的趋势,就是因为现货偏紧。
当然,市场还有一种预期,就是降稅之后,商品价格会跌,所以卖方希望的是以4月1日之前的价格卖,但是在4月1日之后开票,这样的话,卖的价格较高,但是开得票可以享受合理避税的优惠。对卖方来说是利益最大化。但这对买方来说并不利,因为现在买价格高,还要下个月开票,那就价格上没占到便宜,税上也吃了亏。所以估计没有哪个买家傻到会接受卖家这样的条件。
增值税下调其实是给下游企业增加了利润空间,改善了下游企业利润的情况,我个人认为这个是一个比较好的措施,对制造企业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商品价格低了,但是单位利润并没有减少,反而能够刺激需求量,从而增加企业的利润,损失的可能是税收收入,但是政府有从资源端征税把这一部分的税给补上来了。
从我个人的角度理解,降稅这个事,在4月1日之前,利多现货;4月1号之后从长期来看,成本端利空大宗商品的价格,需求端利多大宗商品的价格,至于是成本下移之后的利空作用大,还是价格降低刺激需求增加的利多作用大,这个我觉得不还好说,可能也需要分行业,有的行业需求很差,可能成本降低的利空作用大一些,有的行业可能需求好一些,可能需求增加的利多作用大一些。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节后首日见分晓:中信证券2025国庆假期收益测算出炉!
2025-09-28 10:27
-
小米17系列全面对标iPhone17系列,战绩亮眼!但仍需时间考验
2025-09-28 10:27
-
国庆金融影单:十部豆瓣高分电影▶️,让你边躺边学~
2025-09-28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