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振幅调整在即 保存实力为宜
发布时间:2019-1-24 15:30阅读:414
最近的一期《央视交易时间》节目挺有意思,邀请了一位明星基金经理,介绍其“重大盘、轻个股”的择时经验,以及如何根据对市场整体走向的判断,进行仓位调整,防范风险、严控回撤,并使基金产品的五年期业绩遥遥领先。
这似乎是主流财经媒体首谈“择时能力”,之前都普遍强调价值投资,可谓是开了风气之先,对探讨如何在跌宕起伏的市场中生存,很有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对股市未来走势的预判很难,即使拥有一流人才和资源优势的顶尖机构也常常看走眼。从操作层面来看,择时更是不易。《2018中国私募基金研究报告》对五年时间200只样本基金的统计结果显示,有约31%的基金经理具有真正的选股能力,只有4%的基金经理具备择时能力!《2018年中国公募基金研究报告》统计分析表明,2013~2017年的500只股票型基金,具备择时能力的只有4只,竟然不到1%!所以,或许可以这样说:择股决定是否优秀,择时决定是否卓越。
不过,基金业绩好,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就能获利。据说曾有一只成功运行了十年的私募基金产品,净值超高,但是大约40%的投资者却还亏钱。为什么?原来,多数基民都和股民朋友一样,也是低抛高吸,把基金当成股票来炒了。
实际上,不仅仅是二级市场投资需要注重选时。比如,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已成为当前重要关注点,在上升市中,一切问题都被掩盖,而下跌过程中,就会不断揭开伤疤。对于一级半的定向增发,也很有必要了解股市中长期趋势,因为从增发到退出至少一两年时间,显然需要寻找进出场良机。一级市场IPO上市时机的选择,同样应考量市场环境和估值,以免股价大起大落,给公司声誉和经营带来不利影响。把握点位对减持套现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所以,“要出门先看天”,面对现实,值得深入思考并关注未来趋势。
那么,股市运行是否真的有规律可循呢?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金融市场,也是同样道理,有投机者参与的市场都会具有某些共同属性(图一)。图中左边是美国道琼斯指数1929~1933年的走势,右边是上证指数2007~2009年的K线图,两者相差80余年,形态竟然如此惊人的相似!
股票,期货,期权,基金,债券全国优惠佣金,专业投资咨询,你值得拥有。微信添加18582569787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聚焦:中信证券保荐的水利工程领域科创板“潜力股”
2025-07-28 13:11
-
@你,炒港美股交税了吗?
2025-07-28 13:11
-
豪门百亿财产争夺战背后,信托到底是个啥?
2025-07-28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