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货币政策仍将延续相对宽松的格局
发布时间:2018-12-21 14:46阅读:402
降准宽信用成货币政策组合拳。受去杠杆和严监管影响,今年社融增速持续下降进入紧信用格局。在信用收缩格局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信用违约频发,信用债发行受到阻碍,银行风险偏好进一步下降,融资困难愈发加剧,信用风险升温。在此背景下,以降存准、宽信用、稳杠杆为代表的政策密集出台,力图缓解紧信用对于实体经济的压力。2018年央行货币投放呈现两大特征:一是传统货币政策回归。二是资金投放期限有所拉长。但从政策的实际效果来看,当前信用收缩状况并没有改善。
货币政策基调延续宽松。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在保持好稳健中性的同时,会更加注重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和针对性。今后,货币政策不会搞大水漫灌,而是更加注重定向调控与政府信用增信,保持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不过,为了引导信贷和社融的合理增长,以及支持表外回表,我们仍处降准周期之内。OMO、MLF、TMLF等政策工具降息也是备选项。12月19日,央行发公告称创设TMLF。这更多地是体现了央行促进民企融资的定向调控,而非之前市场热议的全面降息,更多地是通过定向激励,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发挥其定向调控、精准滴灌功能。
降准周期中传导机制是关键。在延续宽松的同时,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有针对性,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关键,解决实体经济(民企)融资问题将是下阶段政策重点。这从一点上看,明年货币政策仍将延续相对宽松的格局,宽信用政策则会有所加码。2019年,央行首先会用好定向降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抵押补充贷款、扩大合格担保品范围、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等政策工具,定向滴灌,加大对微观主体的金融支持。其次,央行可能会采取通过设立股权融资支持工具等方式,带动企业信贷、债券、股权等融资渠道改善。最后,央行会在发行渠道、工具种类、审批流程等方面积极创新银行资本补充工具,提升金融机构资本水平,缓解银行资本补充压力。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要在国泰海通购买ETF基金,请问有哪些推荐的理财产品吗?
2025-09-22 15:03
-
证券交易费用都有哪些?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2025-09-22 15:03
-
【基本面】宏观面分析、行业面分析、公司面分析,分别看什么?
2025-09-22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