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180天市值蒸发3000亿,今年上市的工业富联为何那么惨
发布时间:2018-12-4 16:29阅读:607
2018年6月8日,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票名称:工业富联,601138.SH)在上交所上市。本次发行价格为13.77元/股,募集资金总额约为272.5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约为267亿元。该股集合竞价阶段顶格高开涨20%,报16.52元,今年6月8日,富士康分拆三分之一业务以工业富联名义正式登陆A股,总股本达197亿,上市当天,工业富联大涨44%,总市值高达3905亿。超过海康威视、美的集团等,此后更是涨超5100亿,成为A股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
但是顶着独角兽光环上市的工业富联在短短9个交易日里走出了一条华丽的“抛物线”:6月8日,工业富联正式登陆上交所,并在收盘时成为A股市场市值最大的科技股。6月11日至12日,又收获了两个涨停板。6月13日,工业富联涨停板被打开,当日上涨7.21%,换手率56%,成交额高达158亿元,而当日沪市成交额才1559亿元。此后工业富联股价不断下跌,近5个交易日市值蒸发1488亿元,相当于一个中国联通的市值(以21日收盘价计算,总市值1504亿元)跌没了。
船大难掉头的世界代工大王富士康,近些年来一直在做转型。从今年在A股分拆上市的最高市值子公司工业富联(601138.SH)聚焦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就可见一斑。然而,转型中的阵痛,往往不可避免,尤其是对于在全球拥有百万员工的富士康而言,最近的裁员风波,从中国到美国,加上郭台铭的表态,难免让市场对于工业富联2019年的业绩产生担忧。
从公众眼中没有技术含量的代工大王转型为颇具技术优势的高科技公司,这可能是郭台铭目前最大的梦想。从一个小细节可以看出:今年2月,郭台铭在年会上为公司提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海量大数据”,下联是“云端人智慧”。
除了境外经营风险外,工业富联还面临三大风险:第一,行业波动带来的风险。如果富士康的技术和产品升级更新及生产经营未能及时适应行业的波动特性,公司的经营业绩将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第二,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印制电路板(PCB)、零组件、集成电路板(IC)、玻璃、金属材料、塑料等,主要原材料采购额占公司主营业务成本比例80%左右,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将直接影响公司的毛利率水平。
第三,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过去三年公司前五名客户的营业收入合计数占当期营业收入的70%以上。如果未来主要客户的下游需求下降、主要客户的市场份额下降或是竞争地位发生重大变动,或公司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关系发生变化,公司将面临主要客户订单减少或流失等风险。
12月4日,工业富联登陆A股满180天,股价已从开板当天的高点26.36元跌至12月3日收盘的12.01元。这180天中,工业富联股价最低触及11.11元,市值较5193亿元的高点已经蒸发超过50%,现已不足2400亿元。
在2018年半年报中,工业富联曾披露过BEACON平台在内部实践的效果:导入BEACON平台的制造BU效率提升30%,良率提升15%,生产周期缩短18%,库存周转天数缩短26%,能耗降低20%,同时公司人力成本同比下降11.91%(不含研发人力成本)。
但连续两份财报中,工业富联的营业成本增速仍高于营收增速,2015年开始搭建、2016年正式应用的BEACON平台还不能对公司整体业绩产生影响,更不用说对外输出工业互联网能力了。
这也是工业富联上市半年内股价下跌超50%的重要原因:如果公司内部都没办法通过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那么工业富联仍将是一个需要寻求转型的代工厂,工业互联网对于工业富联来说,仍是概念大于实际,这样的表现是没有办法说服资本市场为其买单的。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基金怎么买?中信证券最新资产配置策略曝光
2025-08-18 11:15
-
速抢!818 理财节大狂欢,十大金融公司节日福利全汇总
2025-08-18 11:15
-
恒大退市落幕,谁在退市边缘?投资者避险攻略请收好
2025-08-18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