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回购操作连停创记录,并不意味货币政策转向
发布时间:2018-11-27 09:30阅读:564
郑重声明:本资讯内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从业资格证号:F3006821 投资咨询从业证书号:Z0013752
免责声明/Declaration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和公正,但文中的观点和建议仅供参考客户应审慎考量本身需求。我公司及其雇员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
11月26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临近月末财政支出增加,可对冲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到期等因素的影响,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从10月26日起至11月26日,央行已经连续22个工作日暂停逆回购操作,创下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的连停逆回购操作最长记录。
2015年5月,央行曾整月停止公开市场操作,当月无逆回购到期,实现零投放零回笼。今年以来,央行连续连停逆回购并非首次。从下半年公开市场的操作情况来看,央行已经多次连续暂停逆回购操作。
7月的第一周(7月2日至7月6日)央行公开市场有5100亿逆回购到期。而此前央行宣布从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实施定向降准,释放7000亿元流动性,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定向降准落地,叠加跨季后的流动性恢复,当时资金面整体保持宽松,主要货币市场利率全线走低。
7月7日至7月13日,央行公开市场有1200亿逆回购到期。此外,7月13日还有1885亿元MLF到期。7月12日,央行重启逆回购操作,结束连续5日暂停操作,进行3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有3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完全对冲当日到期量。7月13日,当日有200亿逆回购和1885亿元MLF到期。央行开展1885亿元1年期MLF续作,中标利率3.3%,与上次持平。当周央行公开市场全口径净回笼900亿元。
7月20日至8月15日,央行曾连续19天暂停逆回购操作。不过在此期间的7月23日,央行开展1年期MLF操作5020亿元,操作利率3.3%,持平于前期。当日有1700亿元逆回购到期。按全口径统计,当日央行净投放3320亿元。
8月22日至9月11日,央行连续暂停逆回购操作15日。8月24日,央行开展MLF操作1490亿元。当日有900亿元到期逆回购,按全口径统计,当日实现净投放59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当日投放了月内额外的一笔MLF。因为在8月16日,央行已经有3365亿元MLF到期,而且当日央行已超额续作3830亿元。9月7日的1765亿元1年期MLF到期,央行当日进行了等量续作。
9月26日至10月18日,央行再次连续暂停逆回购操作。在此期间的10月15日,央行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当日到期的约4500亿元MLF未做续作,而是由降准所释放的部分资金偿还。除此之外,降准还释放了资金约7500亿元。本次降准是年内第四次降准,仍处于定向调控范畴,释放超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
上周前半周资金面收紧,后半周资金面逐渐转松。由于逆回购操作连停,关于正回购的讨论再起,而且市场也对货币政策是否会收紧产生担忧。10月底市场曾有央行开展定向正回购操作的传闻。如果央行在10月开展了正回购操作,而部分正回购在11月到期,正好可以解释在没有公开市场投放的情况下,流动性恢复宽松的现象。而且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其他负债”和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对中央银行债权”的增加,都指向央行可能在10月进行了正回购操作。
不论央行是否进行了正回购操作,以及当前连续暂停逆回购的操作,都不能代表货币政策将会收紧。尽管在税期压力下,或者月末因素的冲击下,流动性将会有所收敛,但是整体来看仍然保持着合理充裕。通常年底都有较大规模的财政库款投放,伴随着财政支出到位,流动性问题也将得到缓解。此外,还需要关注的是,当前我国经济周期和政策周期与海外市场存在分化,资金的外流压力较大。若流动性宽松过度,将会影响人民币汇率的总体稳定。总的来看,逆回购操作连停22日创记录,并不意味货币政策转向,目前货币政策不存在明显收紧的基础。未来央行将继续保持适度的流动性,进一步推进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使得资金在实体经济中沉淀下来。
分析师声明
作者具有中国期货业协会授予的期货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或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观点,力求独立、客观和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特此声明。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变更。
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和公正,但文中的观点和建议仅供参考,客户应审慎考量本身需求。我公司及其雇员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
本报告版权归弘业期货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弘业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7 09:46
-
一键查看《国泰海通君弘APP新手操作指南》
2025-11-17 09:46
-
小白必读的基金书单,掌握这10本收益翻倍!
2025-11-17 09:46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