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ipo和上市过会率偏低 引发的企业上会情绪变化
发布时间:2018-9-18 14:26阅读:551
从今年国内的一些股票市场行情来看,在A股市场上面IPO市场都显得十分低迷。这样的一个行情,很大一部分都是从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的情况来看。
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年1-8月,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合计仅为6家,其中4月1家,6月1家,8月4家,即使算上9月的3家,合计也仅为9家。这意味着,在1-3月和5月、7月,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的数量均为0。
与此相类似的是,证监会官网披露的数据显示,自7月以来,预先披露和预先披露更新的首发企业数量也呈现下滑趋势。其中,7月预先披露家数为3家,预先披露更新则为21家;8月和9月迄今则均分别为8家和2家。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至今,辅导备案登记受理的企业已达到293家。
研究发现,A股首发企业获证监会受理数量的大幅减少,是多个原因共同作用带来的结果。
首要原因被认为是大发审委上任后,带来的IPO过会率偏低引发的企业上会情绪变化。
典型如今年1月。该月共有50家企业首发上会,但最终成功过会者仅18家,36%的过会率也创造了A股有史以来的最低纪录。
实际上,截至9月11日,A股共有159家次(包含部分二次上会)企业首发上会,成功过会的仅有83家。由此计算,今年至今的过会率也仅有52.20%。
在发审会严格把关的同时,证监会在现场检查阶段的从严,也引发了大批排队企业主动“撤退”。数据显示,截至9月7日,今年沪深两个交易所中止IPO审查的企业为16家,终止审查的则高达162家,数量已远超去年全年的130家。
“取消审核的目的是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而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一方面净利润规模较小、利润较低,另一方面存在应收账款较高的问题,因此对上会的前景并不乐观。”此前,浙江一家拟IPO企业内部人士对21世纪资本研究院表示。
在IPO审核趋严的同时,审核速度的放缓,成为另一个申报企业数量低迷的原因。
广证恒生分析师陆彬彬9月11日指出,IPO“堰塞湖”在规模上于2016年6月达到巅峰,IPO排队待审企业数量一度接近700家。自2016年11月IPO审核速度提速,待审企业数量开始逐步下降,IPO“堰塞湖”压力有所缓解。而自2017年10月以来,月度上会企业数量逐步呈现下降,2018年2月份大幅下跌,IPO审核速度放缓的趋势更为明显。
“我们认为,审批趋缓趋严导致递交IPO材料企业数量减少,主动终止审核企业数量增加,IPO‘堰塞湖’上游流入乏力;同时,目前IPO审核的速度尽管趋缓,但较为稳定。”陆彬彬表示。
对于企业的重组新规中,判定哪些IPO被否企业需至少运行三年,才可筹划重组上市等条款的限定。
这样的一个规定,往往会让那些申报企业产生犹豫的情绪。
低佣开 户专线(v信) 一五五 二零七九 三五八七 周经理 (下方可扫微信二维码)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股票ipo是什么意思啊?是不是和企业上市有关?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0
-
牛市震荡调整,你该如何应对?
2025-11-10 09:40
-
第一次开户,如何选券商?(附7家券商测评表)
2025-11-10 09:40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