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重要新闻解析(特别篇)
发布时间:2015-3-23 23:02阅读:437
我在“新浪理财师平台”里面很少谈及行业的投资风险,一是基于所处的市场环境,二是基于做空机制缺乏,难以找到做空得以变现的工具。这段答问回忆录来自上周与互联网卖方研究员的交流,为大家提供的是分析逻辑和观点,切勿偏激理解:
1、你觉得创业板(尤其是互联网)这一波是怎么起来的?
研究员:经济下行周期选择品种,如果是传统重资产的这类公司很难转型,也很难通过经营有起色,反倒是轻资产的这部分小公司,自身业务规模起步低空间大,原有业务不好了转型、并购也容易,所以前两年大家发现上市公司走这个思路很多,所以这个逻辑被扩散到了整个创业板里面,一开始大家找市值在50亿以下的,现在恐怕再找要找100亿以下的了。
2、网络股现在应该如何给估值?
研究员:首先网络股近年来这么疯狂与行业里面的几个标杆企业的示范效应时分不开的,比如微信、淘宝、京东、陆金所、人人贷等等,这些公司的启动也颠覆了更多人的投资逻辑,的确这个逻辑思路是新的,也是适合当下市场的,现在评估“触网类”公司,可能都不用看到有多少业绩,只要大家预估一下这公司商业模式、潜在客户数量有可能和国内外哪一家比较成熟的公司可类比就可以给他一个估值,比如人人贷值50个亿,那一家新成立的P2P公司不用等到成交多少业务,就可以给到他10亿,这就是为什么像上海钢联、东方财富这些业绩越来越差但股价还在创新高的逻辑,而且这个故事能得到更多投资人的认可,看起来也能讲得很长。
3、网络股的风险如何?
研究员:据统计,互联网公司平均寿命不出3年,90%以上的企业到最后都是销声匿迹,很多人觉得互联网公司商业模式看不懂,觉得泡沫很高的感觉是对的,但是现在这个时点也很难找到证伪的机会,所以错了也没人能立刻扳倒他。
我能想到的对策:就是在这个时期一定要布局细分行业的龙头,市场做“概念补涨”到一定阶段如果还能继续,一定会再回到那些龙头公司上,在这里并非一棒子打死互联网这个产业就不行,相信A股里面将来会出像英特那样的伟大的公司,但注意你可能在参与1只能涨10倍,而9只可能完蛋的游戏。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