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博投资陈锋:这轮牛市会很长—2015年投资者交流会实录
发布时间:2015-3-16 21:00阅读:626
【导读】2015年3月14日下午在深圳CBD展博投资交流会上,众多投资者集聚一堂,展博投资董事长陈锋以《这轮牛市会很长》为题,和投资者做了一场近120分钟的演讲和提问。中国基金报整理了全文,以飨读者。
中国基金报 张筱翠
2015年初,市场风格切换,创业板指一路飙涨连创新高的当下,一向看好新兴成长股的展博投资怎么看?2015年3月14日下午在深圳CBD展博投资交流会上,众多投资者集聚一堂,展博投资董事长陈锋以《这轮牛市会很长》为题,和投资者做了一场近120分钟的演讲和提问。
陈锋表示, 2015年年初,A股行情持续火热,重仓新兴成长股的展博投资在一季度斩获颇丰,今年以来旗下产品平均收益率30%。陈锋称,全球正在进入第四轮的超级牛市,中国会是这轮牛市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将迎来一轮很长的牛市。,坚定看好新兴产业成长股,未来看好新能源、节能环保、医药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目前将主要的仓位布局在新兴成长股方面。他认为,经济转型和技术创新是中国未来经济新的增长动力,也是中国这一轮牛市的根本驱动力,充分受益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和制度变革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在未来将会成为主导产业,也是这轮牛市最大的受益群,中国未来会是牛市,而新兴产业会是超级牛市。
以下是演讲全文:
接下来我讲三个想法:
大家下午好,最近忙着赚钱,没有时间准备演讲,但没关系我们要讲的都会是干货。而且我们也没白忙,到昨天我们的展博一期净值已经到4.12,过去五年我们既扛住了熊市,又在牛市迅速扩大收益,实现了业绩翻两番。
第一部分,按照展博过去的传统,我们每年都跟大家先说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身体健康,开开心心,我觉得挣钱很重要,开心也很重要。
第二个事情跟大家分享一下对趋势的理解。展博是以趋势投资见长,但确实趋势投资这个东西确实很抽象,时势造英雄、顺势而为,最近互联网流行的一句话,叫做风来了猪都会飞,意思讲的都是趋势。但如何真正理解趋势、抓住趋势,我觉得大多数人都没有认真去想这个问题。我先说说我的体会,趋势这个词,我们基本上在中学就学到了,因此你相反会有一种钝感,你不会去仔细思考,到底什么是趋势?如何去抓住趋势?
我先讲过去十年是什么趋势。过去十年,先不谈股票市场,我们先看中国的整个经济、产业的趋势。其实过去十年,你只要看到了房地产和基建的趋势,理解了这个趋势,你其实是很容易抓住这个机会的,如果你是做房地产的,那么恭喜你已经成为了超级土豪。如果你不是特别高端,也没关系,只要你自己随便买了些房子,你至少也财务自由了。当然还有跟基建相关的,你只要能挖矿挖煤,不需要多有才能,你都能成为土豪。
那么股票市场其实也是一样的。你十年前买点房地产的股票也一样财务自由了。但是股票市场趋势和实业的趋势又有些不同,股票的波动会更大一些。房地产你在05、06、07、08、09年任何时候去买,除了08年跌一点,基本都是涨的,每年都会涨,它这个趋势是比较稳定,但是股票就不一样,06、07年你知道房地产股票涨了多少吗?涨了20倍左右,其实房子也只是涨了十倍啊,但房子它是用了十年才涨这么多的,但是股票不一样啊,它可能050607年就给你涨20倍,但大多数人是07年才意识到这个事情,等冲进去的时候,结果08年跌了一大半,波动非常大,这个是股票市场的趋势跟产业趋势的区别。
再分享一点我个人的一些体会,如果你把握到产业的大趋势或者是股票市场的大趋势,尽力的抓住,最后的结果都非常好。其实靠的什么,无非就是发现趋势、感受趋势、找到趋势,并且参与趋势进去。但是我感觉大家对十年大趋势不太有兴趣,因为大家不关心这么长的时间,大家比较关心比较短期的东西。但是我觉得十年大趋势的东西还是要讲。
我们讲讲未来十年是什么趋势。过去十年,中国经济是以房地产和基建推动的这样一个高速增长的时代特点,但是我觉得接下来十年是一个中低速增长的特征,虽然是相对中低速,但是会是一个更有质量的增长,我可能比任博士更加乐观一点,任博士认为接下来的增长水平可能在5%-6%,但我觉得可能会在6%-7%,是更有质量的一个增长,这个过程,新兴产业会逐渐替代掉这个基建,煤炭、有色、钢铁,传统机械制造,成为主导产业,这是未来十年的大趋势,
具体的机会在哪里呢?首先我觉得是互联网,我相信大家已经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感受;第二个是节能环保,相信大家都看过《穹顶之下》这个记录片,不用我再讲了;第三个是高端装备制造;第四个是生物医药和健康数据的应用;还有一个是智能汽车。我觉得在未来,这些领域是未来投资的趋势。
第三个事情,跟去年一样,我还是想问一些大家,如果按照复利25%增长,100倍需要多少时间。有人知道吗,对,是21年。可能你们觉得20年的时间太长了,不太爱听。但我要跟大家分享一段很有趣的话,什么是事业,事业是一帮志同道合的人干一件一辈子也干不完的事情,顺便也赚点一辈子也花不完的钱。我很有体会。展博就是把投资作为一辈子的事业来做的,然后我们会把复利25%的增长作为我们的终极目标,我觉得到那个时候我们才会有真正的成就感,成就你,也成就我。你想,真到那么一天,我一站在这里,你们肯定要起立啊,至少给我鼓掌5分钟,那可是几百个亿万富豪啊,那种成就感你是可以想象的吧。
第二部分,接下来我要跟大家讲将我们的去年投资过程,包括做得好和做得不好的都会讲到,这也是我们的一个传统。
我们每年都会讲这个,是希望大家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并且能独立思考和决策。
去年这个时候我们刚刚把仓位加到80到90这样一个仓位,并且方向基本上是在成长股上,但随后的事实马上证明我们错了,至少短期是错了。市场反复跌破2000点,我们持有的成长股跌得更多了,我想肯定有不少人会觉得我们不靠谱,刚建完仓就错了,这个想法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在来看,我们的判断还是正确的,所以我想说的意思是,股票市场我们还是要稍微看远一点。
那接下来展博是怎么做的呢?其实市场下跌的第一天,我就有一个很不好的预感,我觉得我可能错了,至少短期错了,虽然长期我有信心,但我觉得短期有可能错了,但是我当时并没有立即降低仓位。虽然我内心告诉我可能应该要降低仓位,但这个时候有些情绪占了主导,因为我刚刚才跟投资者讲我是看好的,又立即要承认这个短期错误并且修正这个错误,是很困难的,这是人性决定的,人是很难快速承认错误并且改正的。但是我们随后还是坚定的降低的仓位,所以投资其实是不断挑战人性的事情。
再多分享一点,为什么人们会在最疯狂去买股票,而总是最糟糕的时候去卖股票,其实这也是人性,所以我说做好投资是要挑战你的人性的弱点。
因为我们最终还是坚定的降低了仓位,所以那一次新兴产业股票大跌的时候我们整个平均的净值回撤可能控制在了7% 左右,但实际上当时很多个股都是跌幅巨大的。
市场一直到六月底迟迟没有起来,很多人认为我年初判断是不对的,但是实际上那个时候,我们又慢慢把仓位加起来了,我们那个时候认为大概率上市场不会有效跌穿2000点,而且在7月初的时候,我给所有的客户发了一篇下半年投资思路的文章,大机会时代千万不要机会主义,其实到那个时候,我们已经很相信市场要起来了,所以随后逐步的提高了仓位,仓位的大方向也是新兴产业。所以后来6、7、8、9月份我们净值是一路在上涨的,接下来的市场,大家也慢慢明白了,一些聪明的钱逐步进来了,到了11月份,这种确实就越来越明显了,而我们11月净值也大幅增长。
但是12月份市场发生了一个变化,就是整个以金融为代表的蓝筹开始大涨,新兴产业股一阵狂跌,这种情况是比较极端的,我们当时一个看法是,11月12月的月报都提到过,我们认为整个大盘股涨到一定阶段后,当它修正到一定阶段后,新兴产业股会表现更好,在这样一个判断下,我们并没有赶紧换仓去追。
那么今年的话,大家可以看到去年12月份中下旬追涨蓝筹的,现在基本没有赚钱,尤其的杀跌卖出成长股追涨蓝筹,结果不会太好,而新兴产业股今年表现非常好,因此我们今年也获得了平均30%左右的收益。
以上便是我们在过去一年的投资情况。
第三部分,我们在讲讲对未来的看法
第一个观点,我们正处在第四轮全球超级牛市之中。
首先我们来看这张图,美国过去100年的道琼斯指数走势。过去100年全球经历过三轮超级牛市。第一轮是1921—1929年道指从64点涨到380点,涨幅5倍,当时的主导产业是汽车和无线装置等。第二轮是1942—1966年道指从110点涨至1000点,涨幅10倍,当时的主导产业是钢铁、铝业、电子等,。第三轮是1982—2000年,道指从770点涨至11750点,涨幅达14%,这期间纳斯达克指数涨了25倍。当时的主导产业信息产业、生物制药等。每轮牛市中间都有15-20年休整期。而现在我们可能正处在第四轮超级牛市当中,从这张图你们应该可以感觉得到。而这一次的主导产业是智能化、移动互联、生物技术、能源革命,
第二个观点:中国是这轮牛市的重要参与者。
首先,中国将将迎来一轮7%增速的更有质量的经济增长,中国未来会在消费服务以及新兴产业的带领下形成一轮长时间的更有质量的经济增长。
第二,第三产业地位持续提升,经济结构转型初见成效,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持续提升,2014年底达到51.7%,超越第二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第三,改革释放红利。
第四,是无风险利率下行。2013年6月份的钱荒让资金利率第一次引起了全市场的关注,是利率市场化、影子银行清理以及经济转型共振的结果。政府2014年以来通过各种定向方式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降,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宽松,债券收益率大幅下降。央行启动降息降准,引导社会无风险利率下行。
第五,资产配置转移。房地产大周期下行,金融资产成为居民财富主要方向。随着无风险收益率的下行和表外融资的收缩,增量资金正在加速进入股票权益市场,未来提升空间广阔。过去10年中国居民财富稳步增加,每年新增20-30万亿,总财富已经接近300万亿。2000年以来居民新增财富主要配置与房地产,占比持续在70%以上。随着房地产大周期的下行,金融资产成为居民新增财富的主要配置方向。2014年14年居民新增财富的40%来自于房地产、30%以上配置于类固定收益产品,只有12%来自于股票。随着股市收益率的上升,配置提升空间广阔。
第六,中国股市的市值提升空间巨大。截止2014年底,美国的GDP为17.4万亿美元,中国的GDP为10.2万亿美元,但美国的总市值达到32万亿美元,中国总市值仅仅为5.9万亿美元,提升空间巨大。中国的崛起是必然,假设中国保持7%的增速,10年后中国的GDP总量将达到20万亿美元。届时中国的证券化率也将接近美国,即使考虑到美国的全球化优势,我们打个折扣也有24万亿美元的规模,接近现在规模的4倍,提升空间巨大。
第七,这轮牛市会很长。全球正处在新一轮牛市中,中国也不会例外,而且将在本轮全球牛市中扮演重要角色。经济结构转型,持续有质量的经济增长奠定未来长牛基础。 新一届政府上台两年来,力推改革,释放制度红利,我们应该对其充满信心,在本届政府的8年任期内,我们都可以期待市场的牛市格局。我们看好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材料等领域,
第三个观点:新兴产业是这轮牛市的主导力量
首先,现在中国开始经济转型与技术创新的新阶段。经济转型和技术创新是中国未来经济新的增长动力,也是中国这一轮牛市的根本驱动力。充分受益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和制度变革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也是这轮牛市最大的受益群。
其次,创业板盈利能力加速。创业板和中小板的整体净资产收益率从2013年开始上升。创业板公司营业收入增速近年来一直高于主板,在2014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57.74%和25.72%,双双大幅超越主板。
第三,新兴产业增长迅速。互联网和智能化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生活,在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以移动互联、高端制造、文化传媒、互联网金融、智慧医疗为例,2014年的营业收入增速和净利润增速均明显超越了A股平均水平。
第四,新兴产业未来市值增长空间巨大。目前创业板公司的总市值仅为3万亿人民币,占总市值41万亿元的比重仅7%,与新兴产业未来的主导地位极不相称。预计2020年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提升到30%以上。未来中国股市总市值快速提升的同时,创业板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占比会大幅提升,市值增长空间巨大。
第四个观点:我们重点看好的新兴产业
首先,先进制造。中国计划用30 年时间,通过“三步走”战略,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对应第一个十年。我国正在大力发展中国版的工业4.0,强调技术升级和对外输出。通俗的讲就是以智能制造和智能工厂为核心,广泛地采用物联网技术和服务,工厂转变为智能环境。现金制造会推动多个行业的共同发展,包括机械制造、传感器、软件控制、网络通讯、工业自动化设备等,我们认为会催生出很多投资机会。
其次,互联网。我国的网民数量世界第一,未来我国的互联网产业也将是世界第一。创新、整合、颠覆是互联网的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需要互联网思维,产业链、平台化思维方式代替原先的线性思维。互联网已经不仅仅是营销和渠道的手段,开始与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深度融合。互联网+推动各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对各个环节进行升级改造。互联的例子,中国有互联网公司可以炒吗?我觉得很多人说互联网就是炒泡沫,我觉得这个说法实在是太扯了,其实在互联网领域中国是不落后的,甚至在移动互联网,中国某种程度上是超过美国的,在这轮产业趋势中,中国是有竞争力的。
第三,节能环保。《穹顶之下》引发全民热议,国家对环境保护空前重视,定位凌驾于经济发展之上。2015 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讨论之年,环境保护纳入地方政绩考核,投资总量预计有可观涨幅。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对于环保的投入占GDP的比重在2.5%以上,而我国的环保投入仅占不足2%,仍有差距。大气和水质监测与治理,水务处理、固体危废处理、再生资源等领域存在较好机会。
第四,生物制药与医疗服务。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划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加快深化医改,医疗健康产业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医保改革、医疗信息化、慢性病管理、设备国产化等催生出巨大投资机会。随着医疗电子数据的积累、数据分析手段的提升、移动互联的普及,以及居民健康管理需求的提升,医药行业的生物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5 年推出“精确医疗计划”,推动个性化医疗的发展。如果你谈到基因技术,很多人都不会相信中国人能弄出来,但是现在我们现在的发展程度其实是惊人的。华大基因现在在一级市场的市值是600,二级市场的市值会在1000亿左右,这是很难想象的。
第五,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一直是中国重点支持的新兴产,受益于环保和清洁能源的大战略。截止2014年底,距国家到2015年的推广目标还差25 万辆,2015 年有望进入爆发期,新能源汽车产值超过1000亿元。2015 年2 月,科技部出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强调2020 年保有量500万辆,长期发展空间广阔。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快速崛起,整车制造、汽车锂电池、电动空调、充电桩等产业链的公司均会受益。
最后说说我的结论。我们正迎来长达数年的大牛市,相信过去投资者所付出的耐心和坚持在未来将会赢得好的回报。 我们相信未来中国股市是牛市,新兴产业是超级牛市。
投资者提问环节:
问题:怎么看待成长股的估值,现在很多估值已经很高的,下阶段会不会调整呢?
答:我觉得阶段性的调整总是会有的,但是我们会通过仓位调整选择会做一些回避。
大家现在讲的估值一般是PE估值,我觉得PE估值方法并非适用于所有股票。例如一些美股公司,很多还是亏损的,但它还能值两百亿、三百亿美金,怎么估值?这个时候,单一的PE估值已经无法解释这种现象。
我觉得在新的市场环境中,投资者估值方面需要有一些重新的认识。最早的时候,A股市场根本没有估值、市盈率这种概念,投资者都习惯看有没有所谓的庄家。到了第二波牛市的时候,A股的投资者学会了PE、PB等估值方法。但现在进入第三次系统性牛市,投资者要学会用多种方式估值,因为不同的商业模式估值方式是不一样的。例如,在过去,PE估值确实适用于银行、地产等传统产业,但随着一些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PE估值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了。
一些不太适用于用PE方式估值的股票,简单地判断PE100倍、200倍太贵,可能比较片面。东方财富就具代表性。去年东方财富100亿市值的时候,我们就看好这个公司,觉得将来一旦中国进入牛市,这个公司将会出现爆发式的成长,但是那时候看PE估值的话高达几百倍,按照估值看根本就没办法参与这个公司,但这个公司后来的涨幅是极为惊人的。
以创业板为例,其中100只成分股,剔除掉不适用PE方式估值的一些股票,剩下的一些高成长的细分行业龙头公司,动态估值大概是40 -50倍左右这些新兴产业的股票,包括节能环保、生物制药、TMT、互联网、高端装备等,对应其行业成长潜力,整体而言仍是合理的水平,并非大家想象中的存在严重泡沫。
大家由于思维习惯倾向于低估了新兴产业未来的巨大发展空间,就好像10年前很多投资者低估了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潜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从开始看房子就觉得房子很贵,但房价却在不断上涨,因为你不断地低估它的潜力。
问题:如何看待基因测序概念股的投资,看好哪些标的?
答:基因测序其实在去年就开始商业化了,如果单纯从业绩来看估值的话,现在肯定是贵的,这个行业毫无疑问华大基因做得很好,但是它现在还没有上市,未来上市后估计市值能达到1000亿左右,A股能够跟它对标的是达安基因,达安基因在布局的上跟华大基因有类似的地方,但是实力还是有差距的,我们跟产业的人聊了一下,产业界的人非常看好这个行业,觉得达安基因的布局也非常好,但是它的弱点在于它是一个校办企业,管理和激励会差一些,我觉得阶段性的参与还是会有些收益率。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要在国泰海通购买ETF基金,请问有哪些推荐的理财产品吗?
2025-09-22 15:03
-
证券交易费用都有哪些?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2025-09-22 15:03
-
【基本面】宏观面分析、行业面分析、公司面分析,分别看什么?
2025-09-22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