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作”吊足市场胃口
发布时间:2015-3-1 23:13阅读:431
在1月政策例会上重申“对加息问题保持耐心”之后,美联储再度流露出些许“躁动”。北京时间2月25日凌晨,美联储主席耶伦在向国会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作证时不仅对美国经济在过去半年的表现赞赏有加,还表示,如果美联储对前瞻指引进行微调,就有可能在今后的任何一次会议上酌情考虑调整利率。市场分析普遍认为,此举可能在为今年年中的加息铺路。
耶伦证词全面转“鹰”
自美联储如期结束量化宽松政策之后,不管是高官发言,还是月度政策声明,都给人一种“鸽鹰”难辨之感。在2015年首次政策例会中,美联储就再次使出惯用的太极招数,在让市场坚信加息乃大势所趋的同时,也利用调整声明措辞的方式让加息时点愈加扑朔迷离,旨在强调不松不紧、“维稳”的政策路线。但耶伦的最新政策似乎在打破这种平衡,或许美联储已经意识到了延迟加息的风险,再次主导加息预期升温。
在向国会参议院银行委员会所作的这份演讲中,耶伦共强调了三方面内容。首先,她对美国经济运行现状表现出了谨慎乐观,认为主要关键经济指标“一直在稳步回升”,特别是劳动力市场“在许多方面”都有所改善。但她也承认,美国经济前景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全球经济状况较预期疲弱、薪资成长迟滞以及通胀持续回落等因素的拖累。其次,她也关注到了通胀乏力的状况。她强调,将通胀率维持在2%是美联储必然坚持的政策目标,也只有在这样的通胀水平下,美联储才能将利率恢复至正常水平,同时也不会扭曲家庭和企业的支出及投资决定。耶伦认为,目前物价疲弱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国际油价持续下行所致,但这是暂时性因素,总体而言,低油价对美国经济构成重大利好。再次,在最为关键的加息问题上,耶伦表示“如果经济持续好转,美联储将考虑在未来任何一次会议上调整前瞻指引措辞,进而上调联邦基金利率”,这句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话透露出了十足的鹰派气息。英国《金融时报》2月25日发表评论称,耶伦此份证词试图为结束美国零利率奠定基础,在经济日益强盛的背景下开启加息。
“耐心”措辞存留成看点
目前,市场已经展开对“未来最有可能被调整的前瞻指引措辞”的猜测,“耐心”成为3月政策声明可能遭弃用的热门词。
在1月的政策声明中,美联储对声明措辞做了几处较大的改动。最为重要的一处改动是,将此前声明中“尤其是在预期通胀继续低于委员会2%这一长期目标、而且假如长期通胀预期仍然得到良好锚定的情况下,那么在相当长时间内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零至0.25%之间很可能是合适之举”的内容整段删除,取而代之的是重申“对加息问题保持耐心”,透露出浓浓的鸽派气息。因此,在耶伦口风转“鹰”后,“耐心”一词也面临着被删去的风险。
事实上,根据最近公布的美联储1月会议纪要,虽然政策层最终决定将“耐心”写进声明,但包括部分中间派委员在内的多位委员依然坚持认为,首次加息应该在今年6月。这显示出决策者们已经开始关注到“耐心”一词的负面影响,即造成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时点的误解。鉴于长期以来美联储都致力于对市场预期的管控,若在3月17日与18日的声明中移除“耐心”措辞,或许意味着美联储即将启动加息。
高盛集团认为,耶伦在参议院的证词,为未来几次会议定下论调,其中移除“耐心”措辞在接下来的两次政策例会都并非必然意味着首次加息时机的降临。巴克莱银行也认为,耶伦的证词似乎显示美联储已经做好了对其政策前瞻指引进行修改的准备,可能在此后3月份的会议上就会有所行动。素有“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知名记者希尔森拉特(Jon Hilsenrath)在点评耶伦证词时称,美联储流露出“管理市场预期”的意图,一方面这验证了3月会议移除“耐心”措辞的决定;另一方面也预示着美联储官员将在3月会议后加强口头平抑市场加息预期。
眼下,尽管也有分析认为,耶伦证词虽然在暗示即将对前瞻指引做出修正,但并不表明加息时点已经临近,具体何时加息还得取决于美国经济基本面的表现情况,但是市场主流观点仍认为,6月是首次加息的最佳时间。瑞银集团美国经济学家马图斯(Drew T. Matus)就认为,延迟加息有风险。他在与本报记者连线时表示,预先性加息将消除资产负债表扩大导致加息效力减弱的可能性。如果美联储遵从一些经济学家的建议,一直等到有清晰的通胀迹象出现之后再加息,固然会降低过早行动的风险,或会带来更大的通胀回落压力(脱离零利率可能会对增长构成限制),不过也可能令美联储甚至进一步落后于曲线,或拉高消费者通胀预期。此外,等到通胀明显回升再加息,也加大了美联储可能需要更大幅加息的风险,尤其是在资产负债表确实限制了其提升短期利率能力的情况下。“除此之外,我们将密切关注3月例会,看看"耐心"等措辞是否被去掉或是修改,以为6月加息扫清道路,并关注美联储最新的前景展望。”他说。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