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春节激进置办海外“年货” 豪购两外国险企
发布时间:2015-2-27 00:18阅读:521
羊年春节期间,当安邦保险在交出漂亮的成绩单,拿到股东给的增资大红包后,便马不停蹄置办海外“年货”。
在增资方面,安邦人寿的股东们继续表现得财大气粗,以190亿元的增资数额排在年初以来18家增资险企的首位。增资后,其在寿险业的排名跃居第二位。
在国人忙着置办年货的时候,春节前两天安邦保险则连续宣布两起海外收购,分别是荷兰的VI-VAT保险公司和韩国东洋人寿,将触角延伸至荷兰和韩国的保险市场,也被市场戏称为豪购“年货”。
漂亮的成绩单
来自保监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安邦人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28.88亿元,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90亿元,其总保费突破600亿元大关,一举挺进寿险公司总保费十强,总保费增幅达547%。
保监会日前公告显示,2015年2月保监会同意安邦人寿注册资本变更为307.9亿元,进一步提高了其偿付能力。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安邦人寿的增资速度和规模为业内罕见。资料显示,安邦人寿创立于2010年6月,初始资本37.9亿元。2014年3月,安邦人寿增资扩股,注册资本金由37.9亿元增加至117.9亿元。不到一年时间里,安邦人寿获得股东增资数额高达270亿元。
“业务快速发展或许是安邦人寿此次大规模增资的主要动力,此外也是配合其在国内外豪购的必要动作。”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吕志勇对导报记者分析。
此外,在财产险方面的成绩,安邦财险的突进速度也令人咂舌。日前,由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亲自担任主编的保险蓝皮书《中国保险业竞争力报告(2014):建设世界保险强国新方位》中发布:2013年度财产险市场,安邦财险综合竞争力超越人保财险位居第一。
报告披露,安邦财险主要依靠的是同时位居15家公司第一的增长绩效和效益绩效;人保财险主要依靠的则是位居15家公司第一的总量绩效和第三的效益绩效。
除了体量和效益的突飞猛进,安邦在“扫货”式投资收购方面又有新动作。在羊年春节前的最后两天,安邦连续出手,干脆利落地拿下了荷兰VIVAT 保险100%股权和韩国东洋人寿57%股权;仅隔几日,在大年初三又传出黑石集团同意将在曼哈顿第五大道上的一处办公楼出售给安邦的消息。
据测算,安邦并购荷兰VIVAT保险和韩国东洋人寿将分别花费约121亿元和62亿元人民币。而据彭博社消息,此次购买第五大道717号的办公楼层,安邦将花费4亿到5亿美元。由此估算,今年春节前后安邦总共动用了约210亿元人民币给自己置办“年货”。
事实上这是安邦与黑石在纽约的第二次大型交易了,安邦早些时候完成了以19.5亿美元从希尔顿全球控股公司收购具有地标意义的华尔道夫酒店(Waldorf Astoria Hotel)的交易,而黑石集团拥有希尔顿的控股权。
投资“反哺”承保
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0月,安邦保险集团旗下安邦财险保费收入为41.87亿元,在中资保险公司中位列第17位;安邦人寿保费收入为430.43亿元,同比增长122倍,排名第八位。
根据安邦集团官方网站信息,目前安邦集团控股8家保险领域公司,已成为拥有全牌照经营的综合保险集团。同时还控股邦银租赁和成都农商行。集团网络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拥有3000多个网点、2000多万客户以及海外资产管理公司,是全国分支机构最全的保险集团之一;总资产规模已达到 7000亿元。
市场人士认为,安邦保险是在走“投资反哺承保”的发展路径,即一改国内险企“负债驱动资产”的扩张之法,通过将投资做大,将总资产做大,再反过来在承保端吸引客户资金的流入,在投资上便表现出了激进的风格。吕志勇表示,安邦保险一系列的海内外收购动作意在争取金融全牌照,布局金控集团的动作十分明显。
安邦“强娶”民生银行(9.27 +1.53%,问诊) 或成为分析其布局思路的突破点。导报记者注意到,一直以来以关注民营企业自居的民生银行在经营压力面前似乎也在发生着细微的改变,去年12月23日民生银行召开股东大会时洪崎表示,除了小微和民营企业客户,民生银行还将重点攻战略客户,“更关注在混合所有制方面以及大型的、能带动中间收入的客户,包括同业的战略客户等”。
目前,安邦的金融版图已扩展至欧美亚洲的保险企业。安邦保险集团表示,未来会进一步加大全球网络布局,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按照既定的国际化战略,整合全球资源,逐步搭建全球网络,为客户提供国际化综合金融服务。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聚焦:中信证券保荐的水利工程领域科创板“潜力股”
2025-07-28 13:11
-
@你,炒港美股交税了吗?
2025-07-28 13:11
-
豪门百亿财产争夺战背后,信托到底是个啥?
2025-07-28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