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博弈为主 弱平衡暂难打破 0130
发布时间:2015-2-2 13:37阅读:489
本周沪指再次冲击3400点未果,随后伴随着量能的持续萎缩震荡回落,沪深两市整周呈现出弱势整理格局。金融蓝筹的持续走弱拖累大盘,但概念题材板块的轮番活跃则使得市场人气得以保持。截止周五,沪指整周下跌4.22%,深成指跌2.05%,创业板跌0.98%。由于近期市场缺乏实质性利好刺激,股指短期要想重归强势,还需时间蓄势整理。
从本周盘面运行情况来看,周初沪指一度上攻逼近3400点,但量能萎缩使得股指最终遇阻回落,随后几日权重股整体疲软,尤其保险、券商、银行等金融蓝筹展开持续调整拖累股指运行,使得股指失守20日均线,运行形态有所恶化。尽管大盘表现不尽如人意,但盘面上仍存“亮点”,“互联网”、“信息安全”、“一带一路”等题材概念板块的轮番活跃还是对分歧明显的市场情绪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另外,成交量的持续萎缩也侧面反映出场场内资金主动出逃意愿并不强烈,恐慌情绪尚未蔓延。
对于市场近期的持续调整,我们认为主要来自于消息面的冲击,一方面,周中消息称监管机构将再次对券商两融业务进行现场检查,尽管随后证监会说明此次检查属于例行检查,不宜过分解读,但在经历119暴跌之后,券商两融业务的动向还是时刻牵动着市场神经;与此同时,部分银行开始降低伞形信托业务配资比例,并提升预警止损线,此外,还有消息称监管层又对银行加强信贷管理,严控信贷资金流向股市。综合多方信息来看,三会联合监管两融业务,整顿杠杆资金入市,引发场内外资金的担忧是本轮调整的主要诱因。我们之前多次强调,杠杆资金在本轮行情中的推动作用十分显著,未来市场维持强势仍需要多方资金的配合支持,但目前种种迹象表明,管理层对于市场的疯狂上涨还是有所顾忌,更希望将市场打造成一个持续稳健,细水长流的健康市场,而并非急功近利,一步到位,同时管理层也是为了防止产业资本过度流入股市,对实体经济复苏造成危害。尽管从长远来看,控制和规范杠杆资金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稳定繁荣,但短期对于市场情绪还是有明显的负面冲击,同时也引发了市场避险情绪的升温。
而另一方面,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不乐观,周初公布的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下降8.8%,显示企业盈利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人民币汇率周中更是三次逼近跌停线,对美元贬值幅度较大,伴随着全球经济体加速放水以及美国QE政策退出的强烈预期,未来美元有望重回强势,进而吸引全球资本回流美国,而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元资本的回流通常都伴随着新兴经济体资本市场的大幅调整,因此,周中宏观经济数据的下滑及外汇市场的大幅波动引发了市场对经济复苏前景的担忧,从而加剧了股指的波动。
技术面上看,沪指1月以来连续3次冲击3400点,但都遇阻回落无功而返。从30分钟k线来看,指数目前在高位形成明显的喇叭口形态,股指波动上轨受到前期高点3400的精确压制,这一形态也预示股指后市仍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而短期来看,沪指将延续低位震荡寻求3200点支撑,一旦有效跌破,或将引发恐慌性抛售。
(1月23日微博配图 )
整体来看,由于本轮行情资金推动效应明显,因此未来一段时间资金面的变化及预期依然会主导行情的演绎。对于后市我们认为,随着杠杆效应的减弱,新增资金对市场推动作用也将有所下降,目前A股市场仍属于存量资金博弈阶段,因而权重蓝筹板块难以再出现前期的脉冲式上涨,这对行情重回强势格局是比较不利的,但比较乐观的是,临近春节,央行增加了逆回购等公开市场操作的频率,加之年初银行加大信贷投放的季节因素,使得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相对比较宽裕,此外,经济数据持续疲软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央行降准降息预期,将对市场走势形成一定的支撑效应,因此,我们认为如果消息面没有重大变化,节前市场将延续震荡整理的弱平衡格局。
对于板块个股来说,由于市场情绪目前面临上有监管压力,下有降息预期支撑的箱体格局之中,因此,节前市场可能会进入较为鸡肋的垃圾时间,主题投资类的概念板块和业绩超预期个股将受到存量资金的轮番炒作,例如“一带一路”、电子信息、互联网、医药、酒类等个股均有望迎来轮番活跃的机会。在配置方面,我们认为,部分权重板块经过前期大幅上涨后估值与中小盘个股相比并不具备明显的优势,因此,考虑到对风险的分散,我们建议投资者在控制仓位的基础上对大小盘个股进行相对均衡的配置,另外,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目前的调整对行情的发展是健康有效的,投资者不必过分恐慌,依旧可以逢低吸纳,布局长远。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聚焦:中信证券保荐的水利工程领域科创板“潜力股”
2025-07-28 13:11
-
@你,炒港美股交税了吗?
2025-07-28 13:11
-
豪门百亿财产争夺战背后,信托到底是个啥?
2025-07-28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