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经济数据分项解读
发布时间:2015-1-21 15:56阅读:609
2014年PPI与去年相比下跌1.9%,CPI与去年相比上涨2.0%。
受货币政策稳健、食品价格稳中略有波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低迷等因素影响,2014年我国全年CPI比上年上涨2.0%,年度涨幅创出自2009年以来的新低。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014年我国物价趋稳主要由几方面因素推动:根据生意社的统计,作为大宗商品的生猪价格,在2014年全年就下跌了14.01%;其次,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分析认为,由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带动需求弱势,也抑制了物价上行趋势;再次,2014年四季度以来物价涨幅明显回落,进一步奠定全年温和通胀的格局。一方面,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尤其是石油价格加速下滑,输入性因素也抑制了物价上行的势头;另一方面,由于前三季度物价波动幅度并不大,翘尾因素减弱,使得四季度物价变动更为平稳。
不过,在2014年,消费者仍然感受到一些商品价格令人咋舌的波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蛋及水果2014年涨幅较上年分别为10.4%及18%,成为各类商品涨价的领跑者。
今年物价仍将温和上涨,为调控留空间
业内人士预计,总体来看2015年的物价将仍然处于温和通胀水平。
对于PPI的再次下滑,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俞平康认为,“PPI方面油价的下跌还是对生产资料价格构成了显著的打压,季节性效应可能加剧了生产性需求的萎缩,上游原材料价格多数继续下跌,从原材料库存及产成品库存周期来看目前国内企业尚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需求依然疲软。”
“2015年上半年PPI负增长态势仍将持续。”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计,工业通缩成为全球现象,主要能源依赖型和制造业依赖型国家几乎都步入阶段性的工业通缩。
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回落至15.7%
民生证券管清友认为,分项看,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大幅回落至10.5%。虽然房地产销售数据转暖,但可持续性还有待观察,高企的存量在建和待售面积意味着房地产投资短期还难见底,最快也得等到今年下半年。经济总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的制造业投资在13.5%低位徘徊。经济政策转向稳增长,但基建投资力度虽维持高位(20%以上),但尚不够抵消房地产、制造业投资回落的合力。
2014年全年新增信贷9.78万亿元
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不仅比上年多增8900亿元,而且高于2009年创下的9.59万亿元的最高纪录。
在信贷创新高的同时,结构有所优化。央行数据显示,2014年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快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增速超过五成,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继续收缩,直接融资占比也创下了历史新高。直接融资在2014年增长也较快。数据显示,2014年,非金融企业境内债券和股票融资合计2.86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17.3%,较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直接融资金额和占比双双创下历史最高水平。亮点还在于2014年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持续上升,尤其是12月份企业新增中长期贷款5289亿元,较上月大幅增加2410亿元,专家认为这会对未来投资形成支持。
从央行发布的2014年全年金融数据来看,无论是信贷投放还是直接融资都创下新高,显示全社会的融资总量和流动性较为充裕,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减。
2015年,央行将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全年进出口总额26433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3%。
出口稳而不强。除美国以外的经济体经济增速均放缓,虽人民币兑美元有贬值压力,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仍不断攀升,再加上融资环境偏紧和劳动力成本制约,出口内生增长动力不强。未来出口的关键看“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带动下贸易市场拓展和出口退税等稳外贸政策。
2015年经济展望
IMF首次在中国发布年度报告 称今年GDP增6.8%是打高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日发布了2015年《全球经济展望》,并在北京召开记者发布会。凤凰财经联合凤凰卫视对IMF首席经济顾问兼报告撰写人布兰查德(Mr Olivier Blanchard) 进行了专访,听取他对明年全球经济的预测,特别是对中国经济的展望。这是IMF第一次在中国发布年度经济展望,之前一般是在美国或在其欧洲大本营。布兰查德说:“在北京开发布会代表了我们对中国的认可和重视。”
谈GDP:6.8%是给中国经济打的高分
在采访一个小时前,中国2014年GDP数据出炉,较前一年增长7.4%。布兰查德很开心的表示,IMF之前的预测非常准确,和政府发布的实际数据完全一致。
IMF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对中国2015年GDP预测为6.8%。较2014年10月发布的2015预测(7.1%)下降0.3%。而6.8%的经济增长将创下中国24年来GDP增速新低。
然而布兰查德向凤凰财经记者表示,下调对中国的经济预测并不意味看衰经济,而是给中国打了一个高分。他表示6.8%的预测是基于中国政府会在房地产市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上有所动作,保持经济稳健的增长。
谈“新常态”:改革虽有风险但前景乐观
当谈到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布兰查德谈起了他对中国一系列经济改革的看法。他坦率表示,所有的改革都有风险,未来路在何方,以及改革路上会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可预测。但整体来说,他对经济“新常态”是持积极态度的。他认为如果外部条件没有出现特别波动,保持6%到7%的经济年增长是完全可能的。
谈油价下跌:将长时间维持在低油价水平
布兰查德在专访中和随后的记者会上均“浓墨重彩”的提及了油价下跌的影响。布兰查德认为油价下跌深刻推动了经济增长,因为“在石油上花的钱少了,可以把其他的钱放在公共投资上。”
当记者问到低油价是否可能持续,布兰查德认为低油价将成为未来常态,或许较现在水平略微回升,但再也回不到曾经油价过百的时代了。从6月份的油价过百,到如今油价已跌破50美元,布兰查德认为整体来说“石油进口国受惠,石油出口国遭殃。”而中国作为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油价下跌几乎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记者会上,布兰查德再次阐述了他做出“将长期保持低油价”判断的原因。他认为opec不减产是油价大跌的主要原因,而沙特短期内不会改变此决定。此前OPEC限产,沙特不得不限制自己的石油产量,尽管整个OPEC集团受益,自己却损失良多。这一次,沙特不愿再顾及opec的利益,拒绝减产,将把高油价进行到底。
谈股价大跌:长远来看是好事
近日,沪深股市大跌8%,是最近多年以来的最大跌幅。对此,布兰查德认为,“对股票投资者或许是坏事,对中国经济是好事。”他认为股票大跌的原因是证监会对券商做两融检查,规范金融市场。他表示,股价下跌总是一个不太受欢迎的消息,但一个规范的金融市场将使中国经济受益无穷。从长远来看,政府对资本市场加强监管和规范会带来一个更健康的金融资本市场,所有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包括中国的股民都将受益。
谈房地产:2015年的最大挑战
布兰查德认为整体来说,2015年中国经济不存在特别重大的挑战,但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是政府必须考虑的。房地产市场发展不平衡,政府对土地收入依赖过高,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无独有偶,高盛12月发布的2015全球经济预报也把房地产调控列为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高盛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城市住房闲置率高达20%,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而同时城市新房的建设速度远远超过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如何来消化这些房屋成为中国经济急需解决的问题。
谈反腐:“打老虎” 有利于经济平稳发展
在记者会上,有记者问到如何看中国政府来势凶猛的反腐“打老虎”。IMF经济专家表示只能做简短评论。他说:“规范的政府监管和深入人心的法制理念将对经济良性发展非常有利。”毫无疑问,IMF的专家给中国政府“打老虎”投上赞成一票。
谈2015年经济:面临三大风险
记者会上,布兰查德表示2015年中国经济面临三大风险:一是保持经济稳健发展,二是在稳健发展的同时加速调整,三是避免经济突然下滑。同时处理好三重风险多政府监管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布兰查德在专访和后续记者会上释放了一个信号:看好中国经济,不太担忧下行压力。记者会的最后,布兰查德提到,不管美国经济复苏如何强劲,永远不要忽视新兴经济体。“有些新兴国家,比如中国,有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还能保持6%到7%的经济增长,又有几个国家能比呢?”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