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举措频出 银行股价值重估时代或来临
发布时间:2015-1-15 11:06阅读:579
日前,银监会下文批准了包括中信银行(7.73, 0.07, 0.91%)、光大银行(4.67, 0.03, 0.65%)、河北银行、晋商银行等27家银行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资格。公开数据显示,我国自2005年始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但进程缓慢;2012年至2014年,银监会主管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额分别为193亿元、158亿元和2825亿元,仅去年发行额大幅提高,但仍低于5000亿元左右的审批额度。
对此,分析人士认为,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证券化项目备案制将实质性启动,银行通过“真实出售”信贷资产给市场参与者,实现不良风险的社会性分散,中长期将大幅缓解目前的资产质量问题,降低银行业估值的风险溢价,提升银行股估值中枢。
近来,金融改革创新举措频出,给银行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2014年11月30日央行[微博]、国务院法制办发布《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这为我国存款利率上浮区间的进一步扩大、利率市场化提供了一层“缓冲垫”。“盘活存量”、“增加存贷比指标弹性”等新提法大大增加了市场对银行业改革深入的预期。另外,银行业金融机构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计划、优先股发行也在稳步推进中;而“一带一路”规划在“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战略”下为中国银行(4.63, 0.04, 0.87%)、建设银行(6.36, 0.03, 0.47%)等银行股带到了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A股上市银行整体市净率约1.3倍,在全球上市银行范畴内都属于估值洼地,对于境外资金有着足够的吸引力。A股市场已经进入杠杆、对冲、衍生交易时代。股票、期货、期权的投资组合策略将成为主流,银行作为主板指数的核心权重板块,具有不可替代的配置价值,股票期权更是把银行股推向高弹性品种,上证50ETF期权2月9日正式推出将刺激银行板块进一步走高。
申银万国[微博]表示,2015年自上而下,宏观经济和金融环境将推升银行股估值修复弹性,偏松货币政策和“43号文”极大降低银行系统风险发生概率,实体需求好转预期增强,保险、外资等边际资金将助力A股银行股估值看齐国际,行业预计至少尚存50%上涨空间。
从投资标的来看,华泰证券(25.08, 0.07, 0.28%)首席分析师罗毅表示,继续看好银行股未来走势。除中国银行外(转债转股边际效应递减,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推进下直接受益的银行,其在海外业务的提前布局在“走出去”战略下的先发优势不可轻视),还可关注华夏银行(13.15, 0.34, 2.65%)、光大银行[微博]、北京银行(10.95, 0.04, 0.37%),持续看好差异化发展的宁波银行(14.39, 0.03, 0.21%)和平安银行(14.97, 0.16, 1.08%)。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锁定目标收益:国泰海通2025高收益理财,如何规划您的短期财富增长?
2025-07-22 14:41
-
体检报告异常?这4类保险现在买还来得及
2025-07-22 14:41
-
可转债的申购和交易,应该注意些什么?
2025-07-22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