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融万亿之后:筹码稳定 热点扩散
发布时间:2015-1-15 09:51阅读:419
两融进入后万亿时代,尽管心态发生微妙变化,但投资者的筹码锁定仍然稳定。
数据显示,首破万亿元后,近16个交易日两融余额保持震荡爬升势头。但随着融资净买入的犹疑和融券净卖出之间的微量移位,融资净买入等指标提前震荡成为股指调整的先行指标。而融资买入的焦点品种也由券商股向以整个金融板块、一带一路及国企改革为代表的主流权重股扩散,融券交易热点则高度聚焦银行股。
两融余额震荡爬升
融资筹码锁定良好
去年12月19日,融资融券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元,A股股指站上3100点整数关口。此后两融余额缓步震荡走高。截至1月13日,融资融券余额达到10850.58亿元历史新高。
作为重要指标,“单日融资净买入”在两融余额首破万亿之后两次出现负值。第一次缩量出现在12月23日、24日两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盘中震荡,日K线连收两阴。两天单日融资净买入额为-38.74亿和-40.69亿元。第二次负值则出现在12月31日,单日融资净买入额为-36.64亿元。两融后万亿时代的单日融资净买入额最高时达122.1亿元。
另一个指标“期间买入额”则两度缩量,且都与股指震荡同步。第一次缩量是今年1月9日,上证指数创出3404.83点反弹新高后,期间融资买入由单日1165.64亿元迅速滑落,1月12日、13日买入逐步萎缩至单日931.87亿元、755.17亿元,而之前一日买入1325.85亿元,单日缩量400亿元,显示两融余额首破万亿之后,两融投资者首度进入谨慎状态。不过,之后随着股指重拾升势,单日融资买入重回千亿元级别,最高在1月5日出现1400亿元的峰值。
第二次缩量则出现在1月12日、13日。今年1月9日,上证指数创出3404.83点反弹新高后,融资买入由单日1165.64亿元迅速滑落下来,1月12日、13日净买入逐步萎缩至单日931.87亿元、755.17亿元,同日融资买入偿还额也由前日的千亿元下降到817.34亿元和693.4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单日融资净买入额随着股指的节奏有所震荡反复,但期间单日融资偿还额却一直在千亿元水平线附近波动。在股指调整的1月13日,单日偿还额为693.48亿元。理论上说,这一数据显示,股指的震荡目前并没有带来偿还额的巨量增加,融资买入的筹码锁定较为稳定。
融资买入热点扩散
融券卖出聚焦银行
尽管两融余额达到万亿元后稳中有升且筹码较为稳定,但两融投资者的心态在股指和两融创出阶段新高前后出现了微妙变化。这一变化最直观地体现在两融热门品种发生的改变。
在两融余额首破万亿至今的16个交易日里,两融投资品种中,融资净买入和融券净卖出的主力品种出现了明显变化。金融股、国企改革概念股成为期间融资买入主力品种,银行股成为期间融券卖出主力品种。
期间单日前十大融资买入数据显示,融资买入品种由之前的券商股、银行股向保险股和中字系为代表的一带一路和国企改革概念股转移。期间单日融资净买入最多的三只个股为中国平安(74.05, 0.20, 0.27%)、中信证券(32.01, -0.65, -1.99%)和中国南车(10.37, 0.15, 1.47%),单日融资买入额为17.50亿元、17.36万元和16.06亿元。单日前十大融资净买入个股中,民生银行(9.90, -0.04, -0.40%)、中国银行(4.51, -0.08, -1.74%)、招商银行(15.72, 0.01, 0.06%)分列累计买入最多的个股之中。此外,中国平安[微博]、中国建筑(6.32, 0.00, 0.00%)、中国重工(8.70, -0.06, -0.68%)、海通证券(22.02, -0.27, -1.21%)等个券成为热门成交单品,与前期的个股发生较大改变。
期间单日前十大融券卖出数据显示,融券净卖出主力品种为银行股。期间单日融券净卖出最多的三只个股为国电电力(4.15, -0.01, -0.24%)、招商银行和中国银行,融券卖出量为692.29万股、632.12万股和540.65万股。单日前十大融券净卖出个股中,除国电电力和海通证券外,其他都是银行股。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聚焦:中信证券保荐的水利工程领域科创板“潜力股”
2025-07-28 13:11
-
@你,炒港美股交税了吗?
2025-07-28 13:11
-
豪门百亿财产争夺战背后,信托到底是个啥?
2025-07-28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