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里疯传一个帖子,是回顾2013年末时各大券商研究机构对2014年A股行情的展望,绝大多数的预测都不靠谱,只有一家券商的预测比较接近,但也只看到2900点。现在又到了对新年行情预测的时候,经过年末的大盘权重股暴动,现在几乎无人敢看空后市,即使有看空的也不敢公开说出来了。市场的乐观情绪已经固化在大盘权重股身上,无人敢看空后市演变成了无限看好大盘权重股的后市,这真的靠谱吗?
重视做空与跷跷板效应的信号
A股行情去年牛冠全球,但结构性牛市已是市场共识。新年第一个交易日依然气势如虹,可是其后的走势显示,大盘权重股已后劲不足。现在大盘权重股的股价基数已高,如要继续高举高打,需要比原来多得多的资金。券商股普遍上涨一倍不止,每一只券商股市值都裂变成了两只以上的券商股的市值,很多中字头股票也是以一当二。尽管其中个别的仍勉力创出新高,但已是强弩之末。原来的便宜已经变成了昂贵,而AH股价差则全面演变了H股对A股折价高达3成以上。
A股相对于H股的溢价幅度越来越大,惹得境外对冲基金急切期待沪港通能早日开通融券做空机制。据悉港交所已在积极进行沪港通下的卖空测试,有可能月内即可开通有担保的卖空交易服务,从而拉开境外投资者做空A股的序幕。虽然境外投资者大规模做空A股还面临诸多现实障碍,但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在A股结构性牛市已成强弩之末的背景下,境外对冲基金加入到做空A股的大军中来,有可能成为压垮大盘权重股的最后一根稻草。境外投资者做空A股的强烈愿望说明大盘权重股的泡沫已经非常明显,但境内投资者却浑然不觉,对日益逼近的风险毫无警惕。
本周四中字头股票纷纷跌落下来,而券商股、银行股则抵抗性下跌。所有这些本轮结构性牛市中的大牛股都没有实质性的利好因素支撑,股价很难长期维持高位。另外一个值得重视的信号是,大盘权重股与小盘成长股之间的跷跷板效应有重新形成的迹象。本周一上证指数暴涨,创业板指数一度暴跌;当周二上证指数滞涨时,创业板指数随即暴涨5%;本周四上证指数暴跌逾2.39%,创业板指数则上涨1.21%。这是本轮结构性牛市兴起以来所罕见的,小盘成长股一直被压得抬不起头来。现在小盘成长股能够趁着大盘权重股调整时重新抬头,说明仍有相当一部分资金念念不忘小盘成长股。一旦这种跷跷板效应形成共识,将终结目前大盘权重股独享结构性牛市的市场格局。
机构性牛市也会风水轮流转
随着时间的延长,大盘权重股的劣势便逐渐暴露出来了。这种纯粹靠资金推动的股票,一旦后续资金跟不上,股价根本盘不住。市场跟风盘都是看趋势,并不考虑其中有没有实质性的利好因素,追逐的是交易性机会,跟涨不跟跌。在趋势不破的情况下,跟风盘还会冒险往里冲,一旦趋势逆转,跟风盘就会迅速撤离。当然,趋势的逆转不是一蹴而就的,会出现多次反复,这中间会多次出现下跌就是买进机会的情形,因此要准确判断并不容易。这个时候最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看多了这种火中取栗的机会,下决心往里面一冲,结果很可能就掉进陷阱里了。
不过结构性牛市也有很多受益者,其中有不少持股的上市公司成为大赢家,有的靠减持券商股增厚了2014年的业绩,有的因为在二级市场投资大盘权重股而获得了超额投资收益,成了这些上市公司的利好消息,本身也成为市场的炒作题材。年报期间的业绩浪和高送转题材就与此有关,惊喜是市场炒作的动力。一旦大盘权重股终结了结构性牛市,市场还会形成新的炒作机会,这或许就是无人敢看空后市的真正原因。结构性牛市并不是大盘权重股的专利,就像前两年小盘成长股的结构性牛市也不是专利一样。
A股市场从小盘成长股的结构性牛市转向大盘权重股的结构性牛市才两个多月,很多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思维扭转过来,却又形成了新的思维定式,以为结构性牛市只属于大盘权重股。如果投资者固守一端,跟不上市场风水轮流转的节奏,就会重蹈满仓踏空的覆辙。大盘权重股的结构性牛市时间虽然不长,但力度已经足够大,两个多月里走完了一年的牛市路程,因此牛市的成色一点也不差。一旦大盘权重股走势逆转,谁会成为取而代之的结构性牛市新主角?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笔者愿投高送转股一票。
涨幅过大,而部分白马成长经过一年的消化,虽然估值仍缺乏弹性,但部分PEG吸引力较强的白马成长有估值切换的反弹需求,可以适当关注。如长安汽车、闰土股份、美的集团、格力电器、荣盛发展、东旭光电、江铃汽车、许继电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