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一赢二平七亏 如何做到一赢
发布时间:2015-1-12 14:41阅读:4737
在一轮牛市中,大部分初入者无法跑赢指数,而且由于倒金字塔式的加仓,使得买入成本积压在高位。但只要牛市还在继续,股指还在上涨,初入者亏损的可能性并不大。在牛市盛宴最疯狂的时候,往往十个倒有九个赚。也正是所有人都能赚到钱的时候,却是我们应当加倍小心的时候。
到牛市中后期,新进的初入者,什么都不知道,甚至连K线都不认识,却认为自己能够在这片市场上“赚大钱”。此时人们的心理,一是短期内能够捞到大钱,二是再不买就涨上去了。有没有发现
,这种心态其实普遍存在。牛市的拐点是很难判断的,谁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股指掉头向下时,几乎没有人警惕,大家都还像身陷传销组织一样,沉浸在即将“暴富”的憧憬当中。之前牛市每一次下跌,都有人喊“狼来了”,使得真正狼来了的时候,已经没有人相信了。几乎所有人依旧认为这一次的回调,跟以前一样,是买入的最佳良机,后续股指仍然会涨到更高的点位。
心理学有一个词语,叫“锚定”。在股市中,人们总是记得一只股票最近的价格,并且以这个价格作为参考点,来指引自己的行为。比如一只股票,如果从10块上涨到20块,人们会觉得这只股票已经很“贵”了。但也还是这同一只股票,从48元跌到38元的时候,人们往往忘记之前10元的价格,而以48元的价格作为参考(锚),认为“38元”的价格很便宜。正是这种心理,在牛顶的右侧,同样会套牢一大波资金,这波资金看中了“看起来便宜的”股价。
很多人都自信自己有“逃顶”的本领,认为自己不会是最后那个傻瓜,但实际能做到的微乎其微。在牛顶的一片热闹声中,一方面受气氛的感染,还沉浸在“我能赚大钱”和“再不买就没有了”的心态中;另一方面由于“锚定”的心理在作祟,在股价下跌的过程中不断抄底,直至耗尽可用资金。
不管你信不信,大多数人的买入资金(包括借钱买股的资金),都集中在牛顶的左侧和右侧。此外,由于初入者往往是产生“赚钱效应”以后,才进入股市,而此时往往距离熊市底部已经有一段距离。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虽然在牛市后期,大部分人都赚钱,但相比最后套在牛顶左右侧的仓位来说,浮盈的比例其实并不高。初入者的这些浮盈,在熊市初期的下跌中很快就会耗尽。
在股市中,还有一种很有意思,而且比较普遍的心理,就是将浮盈当作真实的盈利,还不时计算自己的账面资产,心里美滋滋的;但遇到浮亏,则认为只要不卖,就不算是真实的亏损。这种心态,使得在上涨过程中,人们不断地落袋为安,不断变换买入标的,交易活跃,成交量放大;而在下跌的过程中,人们则选择死拿。因此,上涨的股票拿不住,下跌的股票可以拿很久。这是造成亏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等到熊市到来,买在高位的资金,根本经不起股价下跌的侵蚀,很快就会变成浮亏。在下跌过程中,普通人在两种情况下,能够忍痛卖出:一是10%为界限,下跌不超过10%的情况下,不少人还是有“割肉”的勇气。一旦浮亏超过10%,许多人就不再愿意卖出股票,因为一旦卖出股票,就变成“真亏”了,不甘心。另一种情况,则是在“盈亏平衡点”的位置,“就当没玩过”,“收手算了”。“一赢二平七亏”中的“二平”,很大一部分来自此时的“收手”。公众平台:winhgw
大量的资金,买入价集中在牛市山顶左右侧的。等熊市到来,这些昂贵价格买来的“筹码”,一小部分能够在盈亏平衡点之前逃出来,一部分在长期的熊市之中,忍不住煎熬,非常低的位置抛出;还有一部分则被持有者所遗忘,直至下一轮牛市到来。
这样的故事一轮又一轮的上演。但走过一轮牛熊的老股民,大多还是难以记住这些教训,又走入新一轮的“一赢二平七亏”。并非是我们不具备记忆力,而是人的本性决定的。个人投资者要想跳出这个循环,最起码需要做到的,就是摒弃掉将浮盈浮亏和现实生活中的消费能力联系在一起的心理。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150万存银行一年利息多少?2025年最新利率对比+高收益理财指南
2025-04-08 16:56
-
亲测有效!2025年打新股如何才能100%中签?
2025-04-08 16:56
-
2025年证券公司新客理财哪家高?(附理财收益计算器)
2025-04-08 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