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回到3000点是降息的首要条件
发布时间:2015-1-12 14:31阅读:497
【UP原创报告】虽然12月CPI同比增长1.5%的数据比上月还好,但2014年全年的CPI数据还是创下了五年最低;更为不堪的PPI,在全球通缩、油价加速下跌及中国过剩产能消化的压力下,12月同比萎缩3.3%,创2012年9月来最低,PPI同比已连续34个月为负值。
此前市场的主流声音,是每一个周末都是降准窗口,后随着存贷比新规而渐行消散;倘若12月信贷仅为5000多亿的消息属实,而行将公布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等宏观指标继续恶化,呼吁降息降准、大规模基建刺激必将再度成为市场主流。
如果从实业投资、债务置换的角度,UP研究员完全赞同你立即采取行动的做法——降息降准必然发生,早一点和晚一点对漫长的实业投资周期影响并不是决定性的;但如果站在资本市场投资的角度,UP研究员则建议不妨再耐心一点——因为“数据差→货币放松”的逻辑可能不再构成蓝筹再度上涨的迫切理由,“因循守旧”再度押注周期性蓝筹品种可能令你的资产遭受大幅损失。
发改委智库、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曾透露,降息必须满足三个价格条件——以CPI为代表的消费价格,以PPI为代表的产成品价格,以楼市为代表的资产价格。在PPI连续下行的34个月中,单从PPI来看早就应该降息降准了,而从CPI来看则不需采取任何行动,反而从楼市来看,应该升息。之所以选择在11月底降息,是因为彼时的条件同时满足了上述降息标准,非但CPI重回“1时代”,且楼市确认了下行趋势。
但在12月份,新的资产价格取代了楼市,成为了阻挠继续降息的风向标——A股只用了25个交易日便上涨了30%,而通过股市这一介质,降息却产生了加息(实际融资利率暴涨)的结果。UP研究员李洁先生在《爱节操、立牌坊,就不降准又如何?》一文中曾详细说明这一“悖论”性的循环是如何发生的:
UP研究员余雪飞博士更是鲜明的指出了《中央必须打压股市以降息》:如果继续注入流动性,资本市场会继续膨胀且汇率有下行压力,证监会必须出手冷却股市,方能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我们注意到,12月19日证监会严打以市值管理为幌子的股价操纵,是证监会出手降温股市的开始;随后对上述资金循环的关键——“两融”业务严查、暂停的传闻断断续续,近期又爆出了险资参与两融业务被暂停的传闻。2015年1月9日,证监会发布《股票期权交易试点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则,并急切宣布“《期权交易规则》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实施。请各期权经营机构按照规定,尽快做好业务和技术准备。”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150万存银行一年利息多少?2025年最新利率对比+高收益理财指南
2025-04-08 16:56
-
亲测有效!2025年打新股如何才能100%中签?
2025-04-08 16:56
-
2025年证券公司新客理财哪家高?(附理财收益计算器)
2025-04-08 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