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2014年下半程走势完全超出绝大多数投资者的预期,即便后来强烈看多者也是在市场走出形态后才始转变了自己的态度。如今,2014年已经过去,对于2015年的市场走势及投资目标,机构又是怎样规划的呢?
没人敢看空2015年
“乐观!”这是各类机构对2015年市场前景的基本共识。从近30家券商发布的2015年投资策略看,共有20多家券商看多,看平的仅4~5家。而与券商态度基本相似的是,公募、私募内部虽有一定分歧,但仍以看多为主,如连续5年看空A股的摩根大通已开始看好中国股市,而最为稳健保守的星石投资则从2014年11月份就开始进入满仓操作的新阶段,其董事长江晖认为,“股市迎来5年牛市,2015年将是蓝筹股大牛市,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或将在明年二季度才会有短期盘整,但向上的强势路线不会改变”。
而从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姜超等在三地路演交流的过程中所接触的投资者来看,无论是做股票还是做债券的,大家对于明年的股市无一看空,或者即便是看空也没人敢说。所以,他们也在思考,在一个缺乏看空声音的市场,不确定性是在上升还是下降呢?目前一致预期实现的概率又会有多大呢?
对于2015年的股市运行区间,中金公司、国泰君安、申银万国等一些大机构前期预计的沪指将到3000~3200点一带的目标位在2014年年底就已经达到。平安证券认为,2015年是大类资产重估的年代,居民资产配置将发生腾挪,增量资金入市行情仍将持续,2015年上证指数波动区间在2600~3500点间。德邦证券也乐观预期沪指最高可触及4000点大关。当然,甚至还有人喊出这一轮牛市至少要到8000点甚至12000点的目标。
对于这些预期2015年沪指点位将超过3000点的观点,抢先发报告的机构显然“亏”了,如:高盛11月25日发布的年度策略报告就曾预计2015年底沪深300指数将达3000点,彼时沪深300指数2685点,而截至本周二该指数已达3457点。11月22日降息以来,金融股、大盘蓝筹股一枝独秀的走势直接导致沪综指和沪深300指数短期涨幅超过了30%,打破了不少机构之前对指数运行区间的预期,而沪指的这种快速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也透支了2015年的部分利好预期,这让2015年全年的市场走势又充满了变数。
2015年要注意杠杆交易层面的风险
国泰君安一直是本轮行情的多头代表,从“400点大反弹”到“看多大牛市”,国泰君安一直是坚定的多头。国泰君安年度策略认为从2015年起,A股及整个资本市场将迎来三到五年长周期的大发展,由资本市场发展而带动的转型与增长是“新繁荣”的典型特点。当然,国泰君安近期策略也认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短期市场较快上涨事实上在放大资产泡沫化的可能,短期内应该关注市场预期和实际变化的三类背离。
本轮上涨较明显的一个特征是增量资金入市,以及杠杆的较明显运用。海通证券分析认为,杠杆交易使得本次行情更敏感,波动会更大,“本次牛市与以往不同,随着融资融券、伞形信托等业务的发展,杠杆交易成为市场交易的主要方式之一”。截至目前,融资余额超万亿,而6月末才4035亿,融资交易占市场成交的26.7%,较6月末增长10个百分点。此外,伞形信托通过银行理财配资等提升交易杠杆的方式发展迅猛,此类杠杆资金推算在万亿以上,杠杆的运用使得市场更敏感。在2005~2007年、2008年底~2009年两轮牛市中,上证综指单日振幅5%以上的共30次,占比5%,而自2014年11月21日降息后市场加速上涨以来,上证综指单日振幅5%以上的3次,占比12%!杠杆牛市中对应的波动和风险在大增。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近期讲演中也指出,交易层面的风险是比较清楚的。杠杆的大量使用隐含的风险。未来IPO放开和注册制改革在股票供应上可能产生一些冲击。市场预期高度一致也容易形成交易风险。
对此,国泰君安内部的看法也不一致。国泰君安上海研究部总监边风炜对目前市场的判断是,“牛市至少到了中段或者已经过了中段。真正的波动才刚刚开始,明年市场操作难度将大幅增加,一定要谨慎。融资融券会加大踩踏现象。现在的市场只要撤出一半,很多股票会瞬间跌停”。12月9日和12月22日,数百只个股跌停现象让投资者初步领略到牛市中个股的集体性风险。
抓“大”还是抓“小”?
2014年末,市场出现了极端风格轮换。沉寂多时的低估值大盘蓝筹股,在市场利率趋势性下行过程中,银行、地产、钢铁、建筑、交运、家电等板块,以及中字头企业近期近乎疯狂的表现,似乎是对2012年底以来大小盘行情背离的一次彻底修正。
12月19日,证监会表示已对18只股票的涉案机构进行调查,垃圾股市值管理不能变成管理市值的说法,对当下风格分化形成更强助推,小股票将面临更大考验。面对市场风格的明显转变,上海证券分析,大市值股票将在很长一段时间成资金关注的对象,而中小市值股票受冷落的情形料将持续,根据主板—中小板—创业板轮换的规律,或意味着创业板牛市暂告一段落,投资者应将重心向主板股票倾斜。瑞银证券也表达了对小盘股的担忧,认为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征求意见稿或许在未来3 个月面向公众,未来股票供给的压力始终存在。
据统计,虽然蓝筹股短期已经涨幅很大,但大盘蓝筹和金融股无疑仍是机构2015年最为看好的品种之一。“宽货币贯穿全年,蓝筹将主导上半场。”民生证券的观点具有一定代表性,其认为2014年四季度大幅加码的基建维稳项目,有望成为托底2015年上半年经济的重要力量,在经济和业绩基本有底的基础上,宽松的货币环境决定了蓝筹股在上半年跑赢大盘的概率相对较大。从行业上看,财务费用占营业利润比重较高、业绩相对稳定的行业受益最大。
不过,银河证券的分析也同样代表了机构的另一种观点与共识,他们认为从大盘股看,虽然具有估值修复的需求,估值中枢整体上移,但是全球经济低迷,大盘股集中的上中游行业基本面并不乐观。在市场情绪高涨和短期估值修复的推动下,大盘股价格快速上冲,但是情绪冷静后,则要面对基本面疲弱的现实,因此,大盘股可能呈现脉冲性波动的特征。而小盘股在2015年将会出现较大分化,一些真正成长性突出、行业空间大、管理优秀的小盘成长股仍会受到市场的青睐。
2015年关键词是“改革”与“金融”
据统计,近30家机构年度策略建议2015年布局的重点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向:一是改革概念。国企改革、土地改革受到了多家券商的联合推荐。二是非银金融,以券商和保险为代表的蓝筹股。此外,高铁、核能核电、环保等也比较被看好。三是,迪士尼、建筑与工程、房地产、工业4.0等多个“新晋”行业板块,因涉及政策利好和投资而获得券商青睐。此外,“一路一带”作为走出去战略的核心也受到很多机构的关注,相关涉及的行业、区域2015年仍有深入挖掘的机会。
从2015年全年板块轮动和风格变化的角度看,申银万国的建议有一定的代表性。申万建议从“大蓝筹”角度推荐券商、家电、机场、银行,而煤炭行业预期差极大,供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备选;从“后市场”角度推荐互联网信息消费、体育、医药健康、节能环保;从“走出去”角度推荐高铁、核电、建筑等行业;同时关注军工中的民参军和地产中的转型公司。主题上,申万建议特别关注“十三五”相对“十二五”有变化的细分领域,推荐大型国企改革(特别是分拆上市)、迪斯尼、美股映射主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