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持续走低 温氏股份:2018出栏量按原计划生产
发布时间:2018-5-22 09:16阅读:645
华南新闻中心 张金豹 发自深圳
和讯网消息 随着贸易战熄火,有关中美联合声明表明,国内引进大量生猪的可能性较大,养猪业的龙头企业温氏股份或受影响。面对持续走低的猪价,温氏股份日前表示,公司目前按照原制订的计划进行生产,2018年计划商品肉猪的出栏量约2200万头。
事实上,自2018年以来,生猪价格一直在走低。尽管5月14日开启上涨,但上涨幅度并不大,分析人士称,按照现在的猪价走势就断定生猪周期低谷已经结束或为时过早。
那么,猪周期一般是多长时间?温氏股份方面表示,过往的猪周期大概4年左右。有观点认为,此次猪价不会太快企稳回升,预估计2019年-2020年猪价会走出猪周期低谷。
华泰期货生猪分析师李巍也认为,就本轮猪周期来看,其与以往存在明显的不同之处。“由于规模化猪场大量增加,产能扩张快且抗风险能力大大提升,导致行业产能去化进程延缓,从而拉长本轮猪周期的持续时间,亏损期持续时间也会被拉长。”
有生猪分析师表示,按照以往猪价行情走势来看,5月往往是一个拐点,很多人会看涨七八月份行情,寄希望于生猪断档期。但从当前市场供给量看,规模企业供应仍然充裕,有些仍在扩张,今年的断档期可能不大,养殖户的亏损仍会继续。
伴随猪价持续低谷,温氏股份的出栏计划是否会受到影响?
温氏股份回复称,公司目前按照原制订的计划进行生产,2018年计划商品肉猪的出栏量约2200万头。
投资方面,温氏股份透露,目前中小企业退出(养猪业务)的现象还不明显。
由于生猪及猪肉价格持续下跌,生猪养殖面临着深度亏损,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下降。
此前,生猪出栏价低至5元,跌至近8年来新低,养殖户一头猪平均亏损300元。据农业部监测数据,截至5月8日全国生猪均价为9.92元/公斤,累计下滑幅度达35.4%。
行情阴霾最终体现在业绩上。温氏股份今年1季度季报显示,公司营收比同期增长2.74%,净利润下降4.40%。
为对冲周期对盈利的影响,以养猪为主业的温氏股份,开始了横纵探索。
温氏股份管理层日前在路演活动上表示,未来公司在保持主业发展的同时,规划向屠宰、生鲜业务发展,目前这些业务属于探索阶段。
据温氏股份介绍,公司的发展战略分为横向和纵向,纵向主要集中于下游,如屠宰、食品加工、生鲜门店。未来扩展屠宰加工业务,拉长公司产业链整体布局,对冲周期波动对盈利带来的影响。横向是相关业务产能的扩张及结构调整,如继续扩大生猪养殖规模;黄羽鸡养殖规模保持稳定;水禽、蛋业、乳业等业务加快发展;其他的配套业务如动物保健、农牧设备也会加快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