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深赵顾问 基金
厦门 实名认证 经验丰富服务贴心专业满分
5分钟 平均响应时间
  • 金银复本位制名词解释
    复本位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金银两币按其各自实际价值流通的“平行本位制”。另一种是两币按国家法定比价流通的“双本位制”,或称“两本位制”,即通常所称的复本位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因为金银同时充当本位币与货币的独占性、排它性相矛盾,并可能导致商品价格和交易处于混乱状态,所以较少有国家采用。 阅读全文

    118次浏览 2025-1-2 00:03

  • 价值尺度名词解释
    劳动时间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尺度,货币是其外在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价值尺度的外部表现。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而只是观念上的或想象的货币。因为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只是把商品的价值大小表现出来,并不是实现商品的价值。比如,商店里商品的价格,用标签来表现,并不需要把现金放在那儿;说一匹布值一两黄金,也不一定非要把黄金拿在手上等。..... 阅读全文

    142次浏览 2025-1-2 00:03

  • 信用货币名词解释
    可以说,信用货币是金属货币制度崩溃的直接后果。20世纪30年代,由于世界性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相继爆发,各主要西方国家先后被迫脱离金本位和银本位制度,所发行的纸币不能再兑换金属货币,在这种情况下,信用货币便应运而生。 阅读全文

    100次浏览 2025-1-2 00:03

  • 信用制度名词解释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之展开,一种以国家银行及银行信用为主体的多种信用机构及其多种信用形式并存,体现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运行机制相结合新的信用制度正在形成。其主要特点是:①信用制度具有商品性与计划性双重性质,由此决定在坚持银行信用主导地位同时,允许并鼓励发展商业信用国家信用和消费信用租赁信用和民间信用等灵活多样信用形式;②信用机构专业化多层次的发展,形成各种专... 阅读全文

    118次浏览 2025-1-2 00:03

  • 银行信用名词解释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一起构成现代经济社会信用关系的主体。与商业信用不同,银行信用属于间接信用。在银行信用中,银行充当了信用媒介。马克思这样描述:“银行家把借贷货币资本大量集中在自己手中,以至于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相对立,不是单个的货币贷出者,而是作为所有贷出者的代表的银行家。银行家成了货币资本的总管理人。另一方面,由于他们为整个商业界而借款... 阅读全文

    163次浏览 2025-1-2 00:03

  • 消费信用名词解释
    如果消费者不能按时偿还所欠款,其所购商品将被收回,并不再退回已付款项。消费贷款是由银行通过信用放款或抵押放款以及信用卡、支票保证卡等向消费者提供的贷款。它以刺激消费、扩大商品销售和加速资金周转为目的。 阅读全文

    102次浏览 2025-1-2 00:03

  • 民间信用名词解释
    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不属民间借贷范畴之列。订立民间借贷合同,出借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他人在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或者借款合同上签字或者盖章,但未表明其保证人身份或者承担保证责任,或者通过其他事实不能推定其为保证人的。需要说明的是,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 阅读全文

    100次浏览 2025-1-2 00:03

  • 商业信用名词解释
    从历史的维度而言,中国传统的信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观念,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为自给自足的以身份为基础的熟人社会的私人信用,一个部分为相互依赖的契约社会的商业信用。从总体上来讲,商业信用交易对于加强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加速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促进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具体而论,对于商业信用的卖方提供者来说,其作用表现在能够扩大... 阅读全文

    109次浏览 2025-1-2 00:03

  • 系统性风险名词解释
    系统性风险无法通过投资组合进行有效的分散。系统性风险的大小通常用beta系数进行表示。对系统性风险的识别就是对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宏观的经济状况作出判断。就是指对整个股票市场或绝大多数股票普遍产生不利影响。一般包括经济等方面的关系全局的因素。如世界经济或某国经济发生严重危机、持续高涨的通货膨胀、特大自然灾害等。整体风险造成的后果带有普遍性,其主要特征是所... 阅读全文

    114次浏览 2025-1-2 00:03

  • 间接融资名词解释
    间接融资的优点在于:①银行等金融机构网点多,吸收存款的起点低,能够广泛筹集社会各方面闲散资金,积少成多,形成巨额资金。②在直接融资中,融资的风险由债权人独自承担。而在间接融资中,由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是多样化的,融资风险便可由多样化的资产和负债结构分散承担,从而安全性较高。③降低融资成本。 阅读全文

    131次浏览 2025-1-2 00:03

  • 北向资金名词解释
    北向资金被称作聪明资金,因为北向资金通常具备国际视野,拥有更广泛的信息渠道和更成熟的投资理念,与追涨杀跌特性明显的A股市场相比,北向资金更偏好有中长期价值的股票,投资相对较为理性。如何查看北向资金的流入呢,搜索“东方财富网”,主页上方工具栏找到“数据”,进入后找到“沪港通”,即可看... 阅读全文

    286次浏览 2025-1-2 00:02

  • 基金封闭期名词解释
    募集期结束后,基金会进入一个最长不超过7天的验资期,验资结束后基金合同正式成立,随后基金就进入封闭期了,这时,基金合同已经生效,但在封闭期中,基金不接受投资者申购或赎回基金份额的请求,这段时间内投资者既不能买入也不能卖出基金份额。从现实的情况来看,许多基金在封闭期的后期先开放申购,也就是说,在这一阶段,投资者可以根据基金资产净值申购基金,但不能将持有的... 阅读全文

    128次浏览 2025-1-2 00:02

  • 执行价格名词解释
    如:期权买方买入了看涨期权,在期权合约的有效期内,若价格上涨,并且高于执行价格,则期权买方就有权以较低的执行价格买入期权合约规定数量的特定商品。而期权卖方也必须无条件的以较低的执行价格履行卖出义务。对于外汇期权来说,执行价格就是外汇期权的买方行使权利时事先规定的汇率。 阅读全文

    125次浏览 2025-1-2 00:02

  • 中央政府债券名词解释
    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国债是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中央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往往是弥补国家财政赤字,或者为一些耗资巨大的建设项目、以及某些特殊经济政策乃至为战争... 阅读全文

    158次浏览 2025-1-2 00:02

  • 表外业务名词解释
    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那些虽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的资产业务或负债业务关系密切的业务。银行在经办这类业务时,没有发生实际的货币收付,银行也没有垫付任何资金,但在将来随时可能因具备了契约中的某个条款而转变为资产或负债。因此按照与资产、负债的关系,这种表外业务又可称为或有资产业务、或有负债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除包括上述狭义的表外业务外,还包括结算、代理、咨... 阅读全文

    224次浏览 2025-1-2 00:02

点击收起
资深赵顾问 基金 当前我在线...
厦门 帮助 1 好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