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在线
MACD(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Divergence,移动平均收敛散度)是股票、期货等市场中常用的技术分析指标,核心是通过分析股价的 “趋势动能” 和 “价格与动能的偏离关系”,帮投资者判断趋势方向、强弱,以及可能的转折信号。原理说起来不复杂,拆解成几个部分就好懂了:第一步:先搞懂 MACD 的 “底层数据”——EMAMACD 的所有计算,都基于 “EMA(指数移动平均线)”。
均线大家可能熟,比如 5 日均线是 “最近 5 天收盘价的平均值”;但EMA 是 “指数移动平均线”,和普通均线的区别是:它给 “近期价格” 赋予更高权重,更能及时反映最新价格变化(普通均线对所有天数价格权重一样,反应偏慢)。
MACD 里会用到两条 EMA:
短期 EMA:通常选 “12 日 EMA”(计算最近 12 天收盘价的指数移动平均);长期 EMA:通常选 “26 日 EMA”(计算最近 26 天收盘价的指数移动平均)。第二步:MACD 的 “核心指标”——DIF(离差值)有了短期和长期 EMA,先算 “DIF”,这是 MACD 的 “基础信号”:
DIF = 12 日 EMA - 26 日 EMA
原理很简单:
当短期 EMA(反应近期趋势)向上 “超过” 长期 EMA(反应长期趋势)时,DIF 为正,说明 “近期上涨动能比长期强”,市场可能偏强势;当短期 EMA 向下 “低于” 长期 EMA 时,DIF 为负,说明 “近期下跌动能比长期强”,市场可能偏弱势;DIF 的数值越大(正 / 负),说明短期和长期趋势的 “差距越大”,当前趋势动能越猛。第三步:MACD 的 “辅助信号”——DEA(信号线)光有 DIF 还不够,因为 DIF 本身会波动,容易出 “假信号”。所以 MACD 又加了个 “DEA(信号线)”,用来 “平滑 DIF 的波动”,让信号更稳定。
DEA 是 “DIF 的 9 日 EMA”—— 也就是 “把最近 9 天的 DIF 值,再算一次指数移动平均”。
简单说:DEA 是 DIF 的 “‘慢半拍’的影子”,它的变化比 DIF 更平缓,能过滤掉 DIF 的短期杂乱波动,让趋势更清晰。第四步:MACD 的 “图形化呈现”—— 柱状图(MACD 柱)为了更直观看 DIF 和 DEA 的关系,MACD 还设计了 “柱状图”,公式是:
MACD 柱 = (DIF - DEA) × 2
原理:
当 DIF 在 DEA 上方时,DIF-DEA 为正,MACD 柱是 “红柱”,红柱越高,说明短期动能比中期动能强得越多(趋势越猛);当 DIF 在 DEA 下方时,DIF-DEA 为负,MACD 柱是 “绿柱”,绿柱越高(绝对值越大),说明短期下跌动能比中期强得越多;红柱缩小 / 绿柱缩小:说明当前趋势的 “动能在减弱”(比如红柱从高变矮,可能涨势要放缓);红柱变高 / 绿柱变高:说明当前趋势的 “动能在增强”(比如绿柱从矮变高,可能跌势在加剧)。总结:MACD 的核心逻辑 ——“看趋势动能的‘收敛’和‘发散’”从名字 “移动平均收敛散度” 就能看出,它的核心是看 “短期和长期趋势的关系”:
“发散”:当 DIF 和 DEA 都向上,且两者差距变大(红柱变高),说明短期和长期趋势 “同步向上,且动能在放大”,是强势信号;反之,两者向下且差距变大(绿柱变高),是弱势信号;“收敛”:当 DIF 和 DEA 差距变小(红柱缩短 / 绿柱缩短),说明短期和长期趋势的 “动能在靠近,当前趋势可能要放缓”;“交叉”:当 DIF 从下往上穿过 DEA(“金叉”),通常认为是 “可能的上涨信号”;当 DIF 从上往下穿过 DEA(“死叉”),通常认为是 “可能的下跌信号”。最后提醒:MACD 的 “局限性”虽然原理清晰,但 MACD 本质是 “滞后指标”(基于已有的价格计算),没法预测 “突发消息” 或 “极端行情”,而且在 “横盘震荡” 时,金叉死叉会频繁出现(假信号多)。所以用的时候别单独看,最好结合均线、成交量等其他指标一起判断~
还有1位专业答主对该问题做了解答
macd指标的金叉是怎么判断的
macd指标详解及实战用法,哪位老师给指导一下
在使用MACD指标时,新手应该如何设置参数才能更好地辅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