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在线
首发回答
个人交易者选哪种,关键看 “自己有没有编程基础”“想花多少时间折腾”“策略复杂不复杂”,两者的差别很明显,新手别选错:
先说说专用语言(比如文华财经麦语言、交易开拓者 TB 语言),适合 “零编程基础、想快速上手” 的人
优势很突出:不用学编程,全靠拖拽或简单代码块就能搭策略。比如用麦语言做均线交叉策略,打开软件拖 “均线指标”“开仓条件” 模块,再填个均线周期(比如 5 日和 10 日),点 “回测” 就出结果,新手 1 天就能学会基本操作。而且平台自带合规性,不用自己对接交易所接口,不用担心实盘时触发监管问题,也不用付额外的数据费,年费大概几千块,成本透明。
但缺点也致命:功能太局限,做不了复杂策略。比如想做 “期货 + 股票” 跨品种套利,专用语言基本实现不了;想加外部数据(比如舆情、产业链数据)也没接口,策略只能靠技术指标,容易同质化,赚不到超额收益。而且很多高级功能要额外付费,比如文华财经的 AI 参数优化,一年要多花好几千,对个人交易者来说不划算。
再看开源平台(比如 TqSdk、Vn.py),适合 “有基础、想灵活自定义” 的人,其中 TqSdk 对新手最友好
优势是灵活:能接各种外部数据,比如想做基于新闻情绪的策略,TqSdk 可以对接舆情 API;想做多策略协同,也能在一个账户里分开管理。而且成本灵活,基础功能全免费,只有高级行情(比如 Level2)要付费,一年也就几百块,比专用语言便宜不少。像我之前用 TqSdk 做期货策略,免费版就够跑回测和实盘,没花过额外的钱。
但不同开源平台门槛不一样:Vn.py 需要懂 Python 编程,还得自己搭环境、调接口,新手可能要 3-6 个月才能独立跑策略,中间还会遇到 “数据同步失败”“实盘委托报错” 等问题,没人指导很难解决;而 TqSdk2025 年更新后,不用编程也能用可视化界面做策略,相当于把开源平台的灵活和专用语言的易用结合了,新手不用折腾技术问题,又能比专用语言做更复杂的策略。
给个人交易者的建议:
零编程基础、策略简单(比如单品种均线、MACD):先选专用语言过渡,用 1-2 个月熟悉量化逻辑,同时学基础 Python;
想做复杂策略(跨品种、多因子)、不想花太多钱:直接选 TqSdk,不用编程也能上手,后续有编程基础了还能自定义功能,不用换平台;
有 Python 基础、想深度自定义(比如自己写 AI 模型):再考虑 Vn.py,但要做好花时间调试的准备。
别盲目跟风选开源平台,也别觉得专用语言 “不够高级”,适合自己的才最好。可以尝试搜索天勤量化找到官网进行尝试,纠结专用语言和开源平台选型时有问题欢迎联系我~
还有1位专业答主对该问题做了解答
场内ETF和场外ETF有什么不同?哪种更适合长期定投?
问一问流程:
1.提交咨询
2.专业一对一解答
3.免费发送短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