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股票账户中,“总资产”“可用资金”“持仓市值” 是三个核心资产指标,分别代表账户不同维度的资金 / 资产状态,三者逻辑关联但含义完全不同,具体解释如下:
1. 总资产(账户总价值)
定义:指股票账户内所有资产的总价值,是衡量账户整体财富规模的核心指标,涵盖账户内所有可用、不可用的资金及各类证券资产。
计算逻辑:
总资产 = 可用资金 + 不可用资金(如冻结资金) + 持仓市值(股票、基金、债券等) + 其他资产(如国债逆回购未到期金额、现金理财未赎回金额等)
2. 可用资金(可即时操作的现金)
定义:指股票账户内可随时用于 “买入证券”“转出到银行卡” 的现金资金,无使用限制(除交易时间规则外)。
核心特点:
可直接用于买入股票、基金、债券等证券(盘中交易时间内即时可用);
可直接通过 “银证转账” 转出到绑定的银行卡(需在交易日 9:00-16:00 操作,转出后通常实时到账银行卡)。
3. 持仓市值(持有的证券当前价值)
定义:指股票账户内已持有的各类证券(如股票、基金、债券、可转债等),按 “当前市场价格” 计算的总价值,是资产的 “浮动价值”(随市场价格波动变化)。
计算逻辑:
单只证券持仓市值 = 持有数量 × 该证券当前最新价格
总持仓市值 = 所有持仓证券的市值之和
还有4位专业答主对该问题做了解答
问一问流程:
1.提交咨询
2.专业一对一解答
3.免费发送短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