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在线
您好,老股民不愿意买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的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原因与其投资习惯、认知偏差及ETF本身的特点密切相关。以下从多个维度解析这一现象:
一、投资习惯与认知差异
主动选股的惯性思维
老股民长期习惯于自主选股,享受通过技术分析、基本面研究或消息面捕捉个股机会的过程。他们认为通过个人能力可以战胜市场,而ETF的被动跟踪指数属性(如沪深300ETF)被视为“放弃主动权”,缺乏挑战性和成就感。
案例:某资深投资者表示:“买ETF就像把钱交给别人打理,不如自己挑股票更有把握。”
对收益预期的落差
ETF的收益通常与市场整体表现挂钩,年化收益率多在5%-15%之间,而老股民往往追求个股短期爆发性收益(如连续涨停板),认为ETF的“平均收益”吸引力不足。
数据对比:2024年沪深300ETF年化收益约8.7%,而部分热门个股年涨幅超100%(如某AI芯片股上涨136%)。
二、对ETF的认知误区
“分散即平庸”的偏见
ETF通过分散持仓降低风险,但老股民可能认为分散投资等同于收益平庸,更倾向于集中持股博取超额收益。
典型观点:“买ETF不如重仓看好的几只股票,赚得更多。”
低估ETF的灵活性
部分老股民误认为ETF只能长期持有,忽略其可日内交易(T+0)、行业轮动等策略价值。例如,券商ETF在牛市初期常快速上涨,但老股民更倾向直接买入券商股。
信息透明度不足的担忧
ETF持仓分散(如中证500ETF含500只成分股),老股民难以逐家分析,更偏好研究单一公司(如财报、管理层动向)。
还有8位专业答主对该问题做了解答
老股民为何不买ETF,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