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开通港股通权限后,在汇率结算方面,有哪些可供选择的方式?是否存在能够实现人民币直接结算的途径,以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不同结算方式在手续费、结算效率等方面有何差异?​
感谢您关注该问题,该问题有3位专业答主做了解答。
下面是资深小婷经理的回答,如果对该问题还有疑问,欢迎添加专属进一步交流。

投资者开通港股通权限后,在汇率结算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可供选择的方式:

参考汇率和结算汇率参考汇率:

定义:参考汇率是指在港股通交易日每日开市前,由换汇银行提供并通过沪/深交易所网站向市场公布的汇率。它包括港币买入参考价和港币卖出参考价。

用途:主要用于券商交易前端预冻结资金,而非用于实际结算。

取值范围:覆盖历史上的最大单日波动范围,目前为T-1日末离岸市场港币对人民币即时中间价的±3%。

结算汇率:定义:结算汇率是指投资者进行港股通交易的实际结算汇率。具体指当日收盘后,中国结算根据全市场港股通成交的清算净额,在香港与换汇银行换汇后,将换汇成本均摊至当日所有买入成交和卖出成交而计算得出的汇率。

用途:用于实际结算,即日终清算后,投资者的港股买入交易,按卖出结算汇兑比率所计算出的、实际需要支付的人民币。

汇率波动的影响买入港股时:投资者根据参考汇率卖出价计算需要冻结的人民币资金,实际结算时会按照收市后的实际结算汇率进行,可能导致账户初期显示亏损,但实际为资金临时被占用。

卖出港股时:根据参考汇率买入价计算预计得到的人民币资金,实际结算时会按照收市后的实际结算汇率进行,可能导致账户初期显示盈利,但实际为资金临时被占用。人民币直接结算的途径

目前,港股通交易仍然采用“港币报价、人民币结算”的模式,尚未实现人民币直接结算。因此,投资者在进行港股通交易时,仍需面对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不同结算方式的差异手续费:

印花税:港股通股票印花税是按成交金额的0.13%双边收取。

交易征费:按成交金额的0.0027%双边征收。

交易费:按成交金额的0.005%双边收取。

交易系统使用费:每笔交易0.5港元。

结算费:按成交金额的0.002%双边收取,最低2元,最高100元。

证券组合费:根据持有港股通股票的市值不同,按年费率征收。

结算效率:T+2交收制度:港股通实行T+2交收制度,即交易日T买入港股,T+2日日终完成交收后才可享有相关证券的权益。

资金解冻时间:买入港股时冻结的资金通常在T+1日之后解冻,卖出港股时冻结的资金在T+2日之后解冻。总结

港股通交易在汇率结算方面主要通过参考汇率和结算汇率来进行,目前不存在人民币直接结算的途径。投资者在进行港股通交易时,需关注汇率波动对资金的影响,并了解不同结算方式在手续费和结算效率上的差异。通过合理规划和关注市场动态,投资者可以有效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资深小婷经理 当前我在线
帮助10万+ 好评6.1万 从业10年
“8年证券从业经验,专业更值得信赖!“
咨询TA
收藏 追问
举报

还有2位专业答主对该问题做了解答

相关问题 查看更多>
港股通按哪天汇率结算:
港股通交易日日终,中国结算根据当日换汇汇率,将港股通交易的资金进行换汇结算。换汇汇率分为参考汇率和结算汇率。参考汇率是用于交易时的汇率参考,结算汇率用于实际资金结算,一般结算汇率在交易...
资深张经理 29062
港股通的交易结算时间是多久?
港股通遵循T+2交收制度,即今天(T日)成交的交易,将在两个交易日后的第二个工作日(T+2日)完成资金和股票的交收。需要注意的是,香港和内地的节假日安排可能不同,这可能会影响到具体的交...
首席黄顾问 11429
货币基金一般是怎么结算的,常见的结算方式有哪些?
您好,货币基金结转方式如下:1、按日结转:每日所产生的收益按日结转,投资者份额按日提升;2、按月结转:每日所产生的收益累计计入投资者未付的收益,累计未付收益按月结转,投资者份额按月提升...
资深程经理 8336
港股通交易的结算方式是怎样的?结算周期是多久?
结算方式货币兑换结算:投资者买卖港股通股票,以港币报价,实际交收时按照中国结算的换汇汇率,将港币换算为人民币进行结算。净额结算:在一定的结算周期内,对投资者买卖港股通股票的交易进行净额...
资深张经理 7585
沪港通的汇率结算机制是怎样的?与直接投资港股时的汇率处理有什么区别?
沪港通的汇率结算机制主要包括参考汇率和结算汇兑比率两个重要环节,其设计旨在平衡市场效率与投资者资金安全。参考汇率在港股通交易日每日开市前,由中国结算根据换汇银行提供的数据,通过上海证券...
资深小元经理 6597
港股通交易以什么结算
目前开通港股通需要满足条件的有:20个交易日日均50万的资产。可以办理低佣金的证券账户,现在都是可以在线申请降低佣金费率的,每家券商的佣金都是有差别的。您只需要在线上联系好客户经理进行...
资深小杨经理 6957
评论
浏览更多不如立即追问,99%用户选择
立即追问

已有36,617,986用户获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