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好,如何办理保险合同内容变更?
感谢您关注该问题,该问题有5位专业答主做了解答。
下面是资深张顾问的回答,如果对该问题还有疑问,欢迎添加专属进一步交流。
您好,根据您提出的“如何办理保险合同内容变更的问题”
我的参考回答是:保险合同的变更一般分为:保险合同主体变更和保险合同内容变更两大部分。
而保险合同主体变更里,又指保险人及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变更。
下面我们就保险合同主体变更里的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变更,从财产保险合同和人身保险合同两个方面来分别说明。
一、人身保险合同变更
被保险人变更:在人身保险中,因为被保险人本人的寿命或身体是保险标的,所以被保险人的变更可能导致保险合同终止,因此,人寿保险中,一般不允许变更被保险人。

投保人变更:只要新的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而且愿意并能够交付保险费,即可转让人身保险合同,但必须告知保险人(指保险公司)。
但是,如果是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合同,必须经被保险人本人书面同意,才能变更投保人。

受益人变更:受益人是由被保险人指定的,或经被保险人同意由投保人指定的,其变更主要取决于被保险人的意志。
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可以随时变更受益人,无须经保险人同意,但投保人变更受益人时须经被保险人同意。

但无论如何,受益人的变更,要书面通知保险人,保险人收到变更受益人的书面通知后,应当在保险单上批注。


二、财产保险合同变更
在财产保险中,由于保险财产的买卖、转让、继承等法律行为而引起保险标的所有权转移,从而引起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变更。由于保险合同的主要形式是保险单,因此,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变更又会涉及到保险单的转让。对此,有两种不同的做法:
1、允许保险单随保险标的所有权的转移而自动转让。
这种情况主要是保险标的所面临的风险与被保险人没有直接的关系,因而投保人、被保险人也可随保险标的转让而自动变更,无须征得保险人的同意,保险合同继续有效。
如货物运输保险,就允许保险单随着货物所有权的转移而自动转让,无须征得保险人的同意。
2、保险单的转让要征得保险人的同意方为有效。
对大多数财产保险合同而言,由于保险单不是保险标的的附属物,保险标的所有权转移后,新的财产所有人是
否符合保险人的承保条件,能否成为新的被保险人,需要进行考察,以决定保单能否转让给新的财产所有人。
所以,保险单不能随保险标的所有权的转移而自动转让,一般要由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书面通知保险人,保险人经过判断,并在保险单上背书,转让才有效。因此,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必须得到保险人同意后才可变更,保险合同才可继续有效。
否则,保险合同将终止,保险人不再承担保险责任。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为您提供帮助
如想咨询保险的其他方面,也可以添加主页微信,提供免费咨询。
资深张顾问 当前我在线
帮助2.1万 好评3.7万 入驻5年
“致力于帮您省钱避坑,最懂您的保险经纪人“
一对一咨询
6 收藏 追问
举报

还有4位专业答主对该问题做了解答

相关问题 查看更多>
保险合同中的保险人指的是什么人?
您好,保单合同中的保险人要为被保险人承担条款责任范围以内的各种保障。简单的来说,它就是的保险公司,是被保险人发生理赔,需要按照条款赔钱的保险公司,而具体指某一个人。保险是相对...
亚亚老师 12738
别人给介绍保险产品,只是签了保险合同,没交钱。这保险能退吗?
您好,如果是没有交钱的话,可以选择一直不缴纳保费,合同自动作废,如果已经交钱了,一般保险都是有15天的犹豫期的,也可以直接退保,保费全额退。保险是每个家庭都需要的风险转嫁工具...
首席顾问思思 2408
你知道恒大福临门两全保险合同吗?可以帮我看下合同吗
对于您提到的恒大福临门两全保险合同,我没办法直接查看合同内容呢。不过从理财储蓄角度来说,很多内地的两全保险在收益和灵活性上存在一定局限。比如收益可能相对固定,难以跟上市场的动态变化,资...
首席张老师 132
你好,交了五年的重疾险能退多少,保险合同不是本人签字
您为什么要退了呢?因为重疾险能保障终身的重大疾病,然后还能储蓄,如果您退了的话,也退不了多少钱。只能退保单现金价值里面的对应的。第五年的现金价值,如果您有详细的需要,然后您右上角加我
资深顾问郑蕊 657
泰给利年金保险,如果遇到保险合同纠纷,应该如何处理?
如果遇到保险合同纠纷,首先可以尝试与保险公司进行沟通和协商,通过拨打保险公司的客服电话或联系保险代理人,说明情况并寻求解决方案。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向保险公司的上级机构或监管部门进行投诉...
首席史红艳 259
保险合同丢失怎么办?满期后还能办理满期手续并领取满期金么 26
您好,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对被保险人应当具有保险利益。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保单合同...
资深李老师 817
评论
浏览更多不如立即追问,99%用户选择
立即追问

已有36,669,902用户获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