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在线
央行降准和降息是两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用于调节市场流动性和经济活力,但具体含义和作用不同:
1. 降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定义:
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必须存放在央行的资金,占其存款总额的一定比例(即存款准备金率)。降准就是央行下调这个比例,比如从10%降到9%。
直接影响:
银行可放贷的资金变多(比如原先每吸收100元存款只能贷出90元,降准后能贷出91元)。
释放流动性,增加市场资金供给,支持企业贷款、基建投资等。
目的:
刺激经济(尤其企业融资)、缓解银行流动性压力,但不直接影响存贷款利率。
举例:
2023年3月央行降准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
2. 降息(降低基准利率)
定义:
央行下调政策利率(如MLF、逆回购利率),进而引导商业银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如LPR)。
直接影响:
存款利率下降 → 居民储蓄收益减少,可能转向消费或投资。
贷款利率下降 → 企业/个人贷款成本降低(如房贷月供减少)。
副作用:银行净息差(存贷利差)可能收窄,影响利润。
目的:
降低融资成本,刺激消费和投资,但过度降息可能引发通胀或资本外流。
举例:
2024年2月5年期LPR从4.2%降至3.95%,百万房贷月供可省约150元。
为什么有时同时使用?
央行可能“双降”(如2020年疫情期间),既通过降准释放资金,又通过降息推动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形成政策合力。但对银行股影响复杂(短期利空息差,长期利好资产质量)。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还有10位专业答主对该问题做了解答
央行降准和降息是什么意思?有人给讲一下吗?
央行降准降息是什么意思?麻烦通俗说下
我想问一下,央行降准和降息对股市有影响吗?
问一问流程:
1.提交咨询
2.专业一对一解答
3.免费发送短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