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在线
大股东限售股减持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持有特定股份的股东,无论其持股比例如何,在任何连续90天内不得超过总股本的1%。大宗交易减持股份在连续90个自然日内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额的2%,受让人在转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6个月内因协议减持导致大股东身份丧失的,转让方和受让方应继续遵守减持比例和信息披露要求。如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辞职,他们仍必须按照原任期遵守股份转让限制。在解禁后12个月内,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减持不得超过其所持股份的50%。
至于减持避税的比例,不同地区和税种的规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企业、机构、法人持股减持,盈利20%用来交税,其中20%中的60%是国税,40%是地税。自然人股东在某一特定地区业务部门缴纳个人所得税后,可以委托证券机构代办荣誉奖办理,以达到最高95%甚至更多的税收减免。而机构股东持股减少税负较高,包括公司增值税、所得税以及个人所得税。一般建议将公司转为有限合伙制公司,这样税负会较低。如果是合伙企业,只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并且搭配当地特殊的税收减免政策,可以实现总体税收减免的90%左右,仅需缴纳约7%的税款。
此外,还有一些避税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时间和空间来进行避税,并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关于时间方面,可以利用延期缴税来避税,即在合理合法且有效的情况下,使经营者能够延迟缴纳税款以达到避税的有效方法。在空间层面上,可以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避税,即经营者根据我国税法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合理地进行避税的方法。
请注意,避税行为并不等同于逃税行为。避税是指在合法的方式下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税收负担,而逃税则是违反税收法律规定的违法行为。因此,在进行避税操作时,需要确保所采取的措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还有4位专业答主对该问题做了解答
大股东减持公告对股价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