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近两天都在讨论A股中的“巨雷”,这是怎么回事?
首发回答
感谢您关注该问题,该问题由资深宫经理做了首答
下面是首发回答的具体内容,如果对该问题还有疑问,欢迎关注进一步交流。
018年的商誉雷,还要从2015年的那波牛市说起,当时上证指数一度超过5000点。但是,牛市和商誉什么关系呢?

商誉本质上是上市公司并购其他公司的溢价部分,而牛市的时候,股价昂扬的上市公司更热衷于花大价钱进行并购,并购带来规模的扩大,通过炒作概念提升股价。
不少最近商誉暴雷的上市公司都是在2015年前后积累了大量的商誉,比如上海莱士(54亿,2014年)、万达电影(52亿)、华谊兄弟(36亿)、利欧股份(32亿)、宋城演艺(24亿)、二三四五(24亿)、奥特佳(19亿)、骊威文化(18亿)……

为什么2015年的雷要会在2018年爆呢?

和并购时的对赌条款有关,A股上市公司在并购时,为了标榜高额溢价决策的正确性,往往会和对方实控人签订对赌协议。在并购后的指定年份实现规定的扣非净利润,并把这些预计净利润作为商誉的计算依据。

乍一看,很合理。

但是,上市公司和被并购公司的实控人是有利益关系的,双方的关系非同一般。虽然并购完成后,通常和对方实控人不再是关联方,但仍然存在着实质上的关联交易。对赌协议完不成怎么办?双方也有的是技巧和花样,通过关联方利益输送下就可以了。

所以绝大多数的对赌协议基本都能保质保量完成,一般对赌协议签几年呢?

三年。

2015年到2018年,正好三年。

也就是说,2018年的年报中,很多对赌协议都到期了。

关于商誉的暴雷,坊间流传着有一种说法:在业绩不好的年份洗澡触底,股价降了,股东可以低价回购,但待到来年业绩反弹,股价会升的更高,大股东通过股权质押获取高收益。

这种说法靠谱吗?

还别说,真有像这么回事的,比如雅戈尔公告业绩预增:2018年度,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6.64亿元,同比增加约33.67亿元,同比增长约1134.72%。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原因为2017年度,公司因计提中信股份资产减值准备约33.08亿元,导致往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约2.967亿元。

但是,业绩增长1134.72%后,投资者会买账吗?毕竟投资者不傻,业绩涨了几十倍不见得股价会涨那么高。所以这种说法虽然看起来有道理,但实际上大股东这么操作的话,风险极大。
资深宫经理 当前我在线
帮助9.1万 好评8.8万 从业7年
“成为散户最值得信任的朋友!在线提供一对一免费优质服务“
咨询TA
5 收藏 追问
举报

还有14位专业答主对该问题做了解答

评论
浏览更多不如立即追问,99%用户选择
立即追问

已有36,540,366用户获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