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招商中证香港科技ETF联接QDIIA更适合长线投资,不建议简单买入后一直放着不管,需结合行业动态定期检视,匹配2年以上持有周期更稳妥。
这只基金的长线价值源于行业估值优势与资金面支撑。作为跟踪中证香港科技指数的QDII产品,它聚焦港股科技龙头企业,覆盖互联网、算力、AI等核心赛道,由从业7年多的基金经理刘重杰管理,任期内最高回报率达102.73%,指数跟踪能力扎实。截至11月26日,基金最新净值1.5809,当日涨幅0.16%,近12个月波动达32.12%,长期收益弹性显著,但短期波动明显,近1个月波动为-6.69%。当前中证香港科技指数PE-TTM仅22倍左右,处于近五年13.37%的历史低位,较纳斯达克100指数和A股科创50指数估值显著偏低,存在54.7%的估值修复空间,安全边际充足。
资金面与行业趋势进一步夯实长线逻辑。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港股1.38万亿港元,创历年之最,11月以来港股科技类ETF单月净流入超百亿,资金逆势加仓凸显对板块长期价值的认可。同时,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改善海外流动性,内外资共振推动板块估值修复,而AI商业化加速落地、龙头企业业绩韧性增强,预计2026年行业营收与盈利增速将显著回升,为基金长期收益提供支撑。
短线操作对这只基金并不适配。一方面,基金近12个月波动率高达32.12%,短期震荡剧烈,11月26日南向资金单日净卖出39.52亿港元,反映短期资金止盈压力,普通投资者难以把握波段机会;另一方面,QDII基金交易确认时间长,持有不满7天赎回费率较高,频繁操作易增加交易成本,还可能错失行业长期上涨红利。此外,基金当前规模3.55亿元,短期大额申赎可能加剧净值波动,进一步降低短线操作可行性。
长期持有需做好科学管理而非放任自流。首先采用分批建仓策略,首次投入不超过计划资金的30%,后续若基金回调5%以上再逐步补仓,降低买入成本;其次严格控制仓位,作为高风险产品,建议占个人总资产比例不超过15%,搭配债券基金等稳健品种平衡整体风险;最后建立定期检视机制,每半年关注行业景气度、基金持仓结构及业绩表现,若指数估值显著抬升或核心投资逻辑变化,及时调整持仓。同时需正视潜在风险,行业受政策监管、地缘政治、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较大,长期持有过程中需做好风险应对。
综合来看,这只基金是布局港股科技板块长期估值修复与成长红利的优质工具,行业低估值、资金流入与产业升级构成长期支撑,但高波动与短期震荡风险不容忽视。关键是匹配长期闲置资金,通过分批建仓、定期检视的科学方式持有,而非简单买入后不管,才能更好实现投资目标。
想获取更多这只基金的投资建议,可前往商城下载盈米启明星APP并输入店铺码6521;也可点击【+微信】或【咨询TA】,获取专属服务支持。
发布于2025-11-27 21:45 上海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3240706496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