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军工基金和半导体 ETF 的长期潜力各有支撑,前者胜在需求稳定、确定性强,后者赢在成长空间广、增长弹性大,很难绝对判定谁的潜力更大,具体需结合行业逻辑和风险特征判断,以下是详细分析:

半导体 ETF:高弹性成长,长期增长天花板高
需求端爆发力拉满:半导体是 AI、新能源汽车、AIPC、卫星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核心硬件,当前 AI 算力需求激增,汽车智能化也让车载芯片用量大幅增加,这些领域的持续扩张会长期拉动半导体需求。2025 年行业已迎来 “需求 - 产能 - 库存” 三周期共振,不少子板块业绩高速增长,像鹏华半导体 ETF(159813)近 1 年净值增长曾达 68.25%,机构还预测该类 ETF 未来 6 - 12 个月有望实现 25%-35% 的涨幅。
国产替代提供强驱动力:国内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目前不足 20%,在国外技术限制的倒逼下,国内龙头企业已在核心环节实现突破,2020 - 2023 年行业营收复合增速达 47.6%,预计 2025 年国产化率将提升至 25% 以上。再加上国家大基金持续扶持,国产替代的推进过程会为半导体行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成长动能。
估值具备修复空间:截至 2025 年 6 月,中证全指半导体指数 PE(TTM)仅 28.3 倍,处于近 10 年 12% 的分位低位,后续随着业绩释放,估值修复的动力充足,为长期投资提供了安全垫。
军工基金:稳健确定性强,成长节奏更平稳证券时报
政策与预算支撑稳定:国防建设是国家战略,2025 年我国国防预算达 1.78 万亿元,增幅连续三年持平于 7.2%,且当前国防预算占 GDP 比重长期低于 1.5%,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未来仍有持续增长空间。稳定的预算投入让军工企业订单能见度高,2025 年前三季度申万国防军工板块营收同比增长 6.7%,净利润也从上半年的亏损转为微增,行业已显现景气反转态势。
新增量市场持续拓宽:我国军工出口结构已向无人机、隐身战机、导弹系统等高附加值领域升级,从过去的 “依赖进口” 转变为 “高端出口”。同时军民融合不断深化,军工高技术向民用领域加速转化,比如无人机技术在物流、农业的应用,商业航天的蓬勃发展,都为军工企业开辟了多元化盈利渠道,打破了传统军品业务的增长局限。
抗风险能力突出:军工行业需求刚性,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极小,在市场整体调整时,往往因订单确定性强而表现更抗跌。比如 2025 年 11 月曾出现半导体板块资金净流出 32.69 亿元,而军工板块逆势获得 46.51 亿元资金净流入,成为资金的 “避风港”。
此外两者也各有明显风险短板:半导体 ETF 面临技术迭代快、国际巨头竞争激烈、贸易政策变动等风险,行业周期性极强,短期回调幅度可能很大;军工基金则存在信息透明度低、研究难度大,且板块难有爆发式增长,估值相对偏高,一旦地缘政治等事件催化减弱,短期可能缺乏明显行情弹性证券时报。
综上,若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强,追求高弹性增长,看好新兴产业对半导体的持续拉动,半导体 ETF 的长期成长潜力更值得期待;若偏好稳健,不想承受过高波动,看重业绩确定性,希望投资有稳定政策托底的领域,那么军工基金的长期投资价值更契合需求。
希望以上回答可以帮助到您。如果您想获得专业的投顾服务或者想要学习基金理财,可以右上角点击【+微信】或者【咨询TA】,我给您提供一对一深入解答,助力您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发布于19小时前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7310177307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