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构席位下开“子账户”,在监管层面并不存在,不过有两种合规路径:
1. 券商PB(Prime Brokerage)系统:持牌机构向券商申请PB服务,通过分仓功能为内部团队或产品设立独立交易单元,资金、风控、核算完全隔离,需在中国结算报备。个人无法直接参与,需以产品或员工名义开立。
2. 基金专户/资管计划:机构发行私募产品,投资者作为份额持有人,由托管行独立托管,管理人仅获授权交易,不存在“子账户”概念。
另外,机构席位子账户是券商为机构客户(公募、私募、保险、QFII等)在主席位下开设的二级虚拟账户,其开通流程为:机构与券商签《主经纪商协议》→ 提交产品备案/投顾协议 → 券商在柜台系统(如恒生UF0)新建子账户 → 绑定资金账号、股东代码 → 配置风控模板 → 下发交易端登录权限。
需要警惕两类骗局:
1. 声称“租用机构席位分仓”的个人中介,实为虚拟盘或资金盘;
2. 要求将资金转入私人账户或“第三方监管”的,均不合规。
验证方法如下:
1. 要求对方出具券商盖章的PB协议或基金备案函(中基协官网可查);
2. 资金划转必须通过对公托管账户,且账户名称需含“托管”字样。
辨别机构子账户真伪,还可以抓住“三查两看一拒绝”:
1. 查主体:要求对方出具证监会颁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及营业执照,登录证监会官网“合法机构名录”核对编号,无备案即假。
2. 查系统:真子账户须接入券商/期货公司的官方交易系统(如恒生O32、CTP)。登录券商官网下载交易终端,输入子账户号能正常登录且显示“机构专用”标识;若只能用对方提供的“定制软件”,需提高警惕。
3. 查资金:资金必须托管在券商或银行,要求提供《托管协议》及银行/券商盖章的《资金对账单》。转账时核对收款账户是否为“XX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专户”,个人账户收款则为假。
4. 看合同:真子账户合同由券商、机构、客户三方签署,明确标注“定向资产管理计划”或“私募基金”字样,且在中基协备案(提供备案编码)。合同中出现“保本”“固定收益”等字眼可直接否决。
5. 看费用:正规子账户仅收取管理费(通常1 - 5/年)和业绩报酬(超额收益的20%),若要求“开户费”“通道费”或承诺收益分成,均属违规。
6. 拒绝远程开户:必须临柜或视频见证,由券商工作人员核验身份并录音录像,全程无券商人员参与则为假。
最后,你还可以拨打券商官方客服电话报子账户号核验,无法查询到信息即为伪造。
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可下载盈米启明星APP并输入店铺码6521,也可以右上角加微信联系顾问,我们会为你提供更详细的服务。
发布于2025-11-27 08:14 上海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