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有人说 “别碰 ETF”,并非 ETF 本身风险极高,而是部分特殊类型 ETF 或操作不当会触发诸多隐藏风险,且很多投资者对这些风险认知不足,容易踩坑亏损,具体隐藏风险如下:

迷你 ETF 的清盘与流动性风险:若 ETF 规模持续低于 5000 万元、日均成交额不足百万元,不仅易因满足清盘条件(如连续 60 天净值低于 5000 万或持有人不足 200 人)被强制清盘,清盘时资金可能被冻结一个月左右,期间无法交易还得承受市场波动。而且这类 ETF 流动性极差,买卖价差大,想卖出时可能半天找不到买家,只能降价抛售,被动承受损失。比如 2025 年申万菱信一只新能源 ETF 因规模不足成立 3 年就清盘,投资者 3 年亏了 23%-24%。
跨境 ETF 的溢价与汇率双重风险:跨境 ETF 常出现高溢价问题,比如净值 1 元的产品,二级市场交易价可能炒到 1.1 元,买入即亏 10%,一旦溢价收敛,亏损会直接兑现。同时它还受汇率波动影响,像 2025 年人民币汇率波动就让投资美股 ETF 的投资者额外承受 ±3.5% 的波动影响。此外,这类 ETF 可能因外汇额度限制暂停申购,投资者想补仓都没机会,且隐性收费多,总费率可能远超表面标注,侵蚀收益。
杠杆 / 反向 ETF 的波动率损耗风险:这类 ETF 仅保证单日杠杆收益,采用每日重新平衡机制,长期持有易遭波动率损耗。比如指数先涨 10% 再跌 10% 仅微亏 1%,但 2 倍杠杆 ETF 会先涨 20% 再跌 20%,实际亏损达 4%。曾有 3 倍杠杆 ETF 在标的指数两年涨 2.84% 的情况下,反而亏了 43.87%,1 万元本金只剩 5600 元,且其管理费普遍在 1% 以上,成本远高于普通 ETF。
部分 ETF 的跟踪误差风险:买 ETF 本是想跟着指数赚钱,但部分小规模、投研能力弱的基金公司发行的 ETF,会因买不准成分股或调仓不及时出现较大跟踪误差。比如某亚太精选 ETF 曾出现 0.49% 的跟踪误差,远超合同约定的 0.35%,导致指数涨 10% 它可能只涨 3%,指数跌 10% 它却跌 15%,长期下来,这种误差会大幅侵蚀投资者的预期收益。
热门主题 ETF 的高波动风险:AI、光伏等热门主题 ETF 看似是风口,实则集中度高、波动极大。这类 ETF 要么依赖单一行业景气度,行业调整时净值易大幅下跌,比如 2025 年某光伏 ETF 单月暴跌 28%,最大回撤达 46.8%;要么是纯题材类 ETF,缺乏实际商业价值,全靠市场炒作,涨得快跌得更快,普通投资者追高后很容易被套牢。
希望以上回答可以帮助到您。如果您想获得专业的投顾服务或者想要学习基金理财,可以右上角点击【+微信】或者【咨询TA】,我给您提供一对一深入解答,助力您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发布于2025-11-26 15:38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7310177307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