弊端1:价格贵,“多次赔”的钱可能花得不值
多次赔付的重疾险,比“单次赔付”的贵20%-40%(比如单次赔的重疾险一年交5000,多次赔的可能要交7000)。
但实际中,一个人得2次及以上不同重疾的概率很低——比如先得肺癌,治好后再得脑中风的概率非常小(尤其是重疾治疗后身体较弱,很多人可能活不到第二次重疾发病)。相当于你多花了钱,买了一个“大概率用不上的保障”。
弊端2:第二次赔付有很多“限制条件”,不是想赔就能赔
不是“随便得个重疾就能第二次赔”,条款里的限制特别多:
• “分组限制”:多数多次赔重疾险会把重疾分成“几组”(比如分6组),同一组的重疾只能赔一次。比如“癌症、胃癌、肝癌”分到一组,你得了癌症赔了一次,之后再得胃癌就不能赔了;
• “间隔期限制”:两次重疾之间要隔很久才能赔,比如“180天”或“1年”。但重疾恢复需要时间,短时间内得第二次重疾的概率本来就低,间隔期相当于又加了一道门槛;
• “重疾类型限制”:第二次得的重疾,必须是“和第一次不同的重疾”。比如第一次得乳腺癌,第二次还是乳腺癌(即使复发转移),也不能赔第二次。
弊端3:保障“冗余”,不如把钱花在“单次赔的高保额”上
重疾险的核心是“第一次重疾的治疗+康复费用”,比如得了癌症需要50万治疗,若买多次赔的重疾险,保额可能只有50万(因为钱花在“多次赔”上了);但如果买单次赔的,同样的预算能买到70万保额——第一次重疾拿到更高的钱,比“赌第二次重疾赔付”更实用。
弊端4:后期“续保/加保”更难,灵活性差
多次赔付的重疾险是“长期固定合同”,如果第一次重疾赔付后,你的身体状况变差(比如有后遗症),后续想再买其他保险基本买不了。而如果是单次赔付的,你可以在第一次重疾前,额外买一份“定期重疾险”补充保额,灵活性更高。
总结建议
如果你是预算充足、家族有多种重疾遗传史(比如父母既得癌症又得心脏病),可以考虑多次赔的重疾险;
但如果你是普通家庭,优先选“单次赔付、高保额”的重疾险——把钱花在“第一次重疾能拿到更多钱”上,比“为小概率的第二次赔付多花钱”更实在。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单次赔vs多次赔重疾险的对比清单”**?
发布于2025-11-8 08:43 苏州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18210424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