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次赔”的门槛很高,实际能用到的概率低
1. 疾病分组限制:大部分多次赔重疾险会把重疾分成3-6组,同一组的疾病只能赔1次。比如把“癌症、白血病”分到一组,得了癌症赔完后,再得白血病就不能赔了——但现实中,同一类重疾(比如癌症相关)复发/转移的概率其实不低,分组直接限制了多次赔的实用性。
2. 间隔期要求:两次重疾理赔之间通常要等180天(甚至1年),如果是同一种重疾的复发/持续,间隔期可能要3-5年。但重疾治疗后,短时间内再得其他重疾的概率其实很小,间隔期相当于把“多次赔”的机会锁死了。
二、价格贵,性价比不如单次赔产品
多次赔重疾险的保费,通常比同保额的单次赔产品贵20%-40%。比如30岁买50万保额,单次赔一年交5000元,多次赔可能要交7000元——但前面说了,多次赔的实际使用率很低,多花的钱相当于买了个“概率很低的保障”,对普通家庭来说,这笔钱不如加在单次赔的保额上(比如把50万买到70万),保障更实在。
三、后续理赔的保额可能“缩水”
部分多次赔重疾险,第一次理赔后,后续的保额会按比例减少(比如变成原保额的80%);还有的产品会把“轻症/中症理赔次数”和“重疾多次赔”绑定,轻症赔过几次后,重疾的多次赔额度也会降低——相当于“看似能赔多次,实际越赔越少”。
四、产品复杂,容易踩“隐形限制”的坑
比如有的产品宣传“不分组多次赔”,但实际把“严重脑中风后遗症、瘫痪”等高发重疾归为“同一病因”,规定同一病因导致的不同重疾只能赔1次;还有的产品对“首次重疾”有要求(比如首次必须是轻症,才能触发重疾多次赔)——这些隐形限制不仔细看合同根本发现不了,等真要理赔时才会踩坑。
总结
多次赔重疾险更适合“预算充足、家族有重疾遗传史”的人群,普通家庭优先选高保额的单次赔重疾险,把钱花在“大概率能用到的高保额”上,比花在“小概率的多次赔”上更实用。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单次赔vs多次赔重疾险的性价比对比表?
发布于14小时前 苏州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18210424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