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银行存款、保险与理财的规划比例,通常可以结合“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等思路,根据家庭风险承受能力和需求灵活调整,以下是通用参考方案:
一、基础比例框架(以家庭总资产为基数)
1. 银行存款:10%-20%
用途:应急资金(覆盖3-6个月的家庭支出),比如日常开销、突发小额支出。
建议:放在活期存款、货币基金中,保证流动性(随时可取)。
2. 保险:10%-20%
用途:转移风险(重疾、意外、寿险等),避免家庭因疾病/意外陷入财务危机。
建议:优先配置“家庭支柱”的保障型保险(重疾险、意外险、寿险),再考虑老人和孩子的医疗险等,避免买过多理财型保险。
3. 理财:60%-80%(需分风险等级)
• 低风险理财(如国债、银行定期理财):占理财部分的30%-50%,追求稳健收益;
• 中风险理财(如基金、债券型基金):占理财部分的30%-40%,平衡风险与收益;
• 高风险理财(如股票、股票型基金):占理财部分的10%-20%,适合风险承受能力强、有投资经验的家庭。
二、调整原则
• 若家庭收入不稳定(如创业、自由职业):可提高存款比例(到20%-30%),降低高风险理财占比;
• 若家庭有大额负债(如房贷):保险中需增加寿险保额,同时控制高风险理财的投入;
• 若家庭暂无负债、风险承受能力强:可适当提高中高风险理财的比例(但不超过总资产的30%)。
核心逻辑是“先保障(存款+保险),后增值(理财)”,避免因追求高收益忽略风险兜底哦~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不同家庭类型的资产配置对照表?
发布于1小时前 苏州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