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只看基金的历史最大回撤,不看平均回撤,确实容易误判风险!最大回撤是“最坏情况”,但平均回撤能反映日常波动,两者结合才能更全面评估基金的抗跌能力。
一、只看最大回撤的风险误判点
忽视日常波动:最大回撤只记录极端下跌(如股灾、行业黑天鹅),但基金日常也可能频繁出现小幅回撤(如5%-10%)。若只看最大回撤,可能误以为基金“平时很稳”,实际持有体验可能因频繁波动而变差。
忽略时间因素:最大回撤的恢复时间可能很长(如2-3年),而平均回撤的恢复时间更短。若只关注最大回撤,可能低估资金长期被套的风险。
行业特性被掩盖:某些行业(如新能源、半导体)最大回撤普遍较大,但平均回撤可能因行业高增长被稀释。只看最大回撤可能错过行业长期机会。
二、如何更全面评估风险?
结合“最大+平均”回撤:最大回撤看极端风险,平均回撤看日常稳定性,两者均低才是真抗跌。
参考回撤恢复时间:关注基金从最大回撤中恢复所需时间,时间越短说明基金韧性越强。
总结来说,评估基金风险别“只看最坏,不看平常”! 我公司名列行业前列,欢迎右上角加微信,下载盈米启明星APP输入6521免费学理财,为您个性化分析基金回撤风险!
发布于12小时前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7310058203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