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研发特性带来的风险
创新药研发是一个高投入、长周期且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从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到最终获批上市,每一个环节都可能面临失败。如果成分股中的药企研发的创新药在临床试验阶段失败,或者研发进度大幅滞后,那么这些药物就无法顺利进入市场实现商业化,进而影响药企的收入和利润。
市场竞争带来的风险
创新药市场竞争激烈,如果成分股药企的产品上市时间晚于竞争对手,或者产品疗效、安全性等方面不具备优势,就可能导致市场份额被抢占,商业化推广困难。例如,同类靶点的创新药可能会同时有多款在研发,如果其他药企的产品先上市并获得市场认可,后上市的产品商业化难度就会大大增加。
政策和医保因素带来的风险
创新药的商业化还受到政策和医保的影响。如果政策发生变化,如药品审批标准提高、监管加强等,可能会导致创新药获批时间延长或无法获批。医保谈判也是影响创新药商业化的重要因素,如果创新药无法进入医保目录,患者的使用成本会增加,从而影响产品的销量和市场推广。
资金和资源因素带来的风险
创新药的研发和商业化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如果成分股药企资金不足,无法持续投入研发和市场推广,或者在生产、销售等环节出现资源短缺的情况,也会影响创新药的商业化进程。
不过,当前港股创新药ETF也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其估值处于历史低位,PE - TTM约31倍,处于近五年14.7%分位,较A股同类指数折价35%;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出海金额已超600亿美元,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国家医保局建立“基本医保 + 商保创新药”双轨制,为创新药提供支付保障;南向资金持续流入,相关ETF产品连续8周净流入。投资者在关注“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的同时,也可结合市场情况,采取“定投为主、交易为辅”的策略,重点关注GLP - 1、ADC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及头部药企的BD交易进展。
发布于2025-11-3 17:01 深圳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秒答
17310058203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