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原因
1. 销售误导:部分银行销售人员在推荐产品时,可能会模糊保险与存款的区别,用“高收益”“类存款”等话术引导客户,使客户误以为是存款产品而投保。
2. 产品混淆:银行同时开展存款和保险代理业务,保险产品的宣传材料或销售场景若与存款区域未明确区分,容易让客户产生误解。
3. 客户疏忽:客户在办理业务时未仔细阅读合同条款、询问产品性质,仅根据销售人员的口头介绍就做出决定,导致将保险当成存款。
二、应对与维权方式
1. 确认产品与犹豫期退保:
◦ 首先查看所购产品的合同,确认是保险产品后,若仍在**犹豫期(通常为10 - 15天)**内,可无条件全额退保,只需承担少量工本费(部分公司可全额退还)。
◦ 携带身份证、保单、银行卡前往银行网点或保险公司柜面办理退保手续,也可拨打保险公司客服热线申请退保。
2. 过犹豫期后的维权:
◦ 若已过犹豫期,可收集销售过程中存在误导的证据(如录音、宣传材料、聊天记录等),向银行或保险公司投诉,要求协商退保并减少损失。
◦ 向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热线12378投诉,这是专门处理金融消费纠纷的官方渠道,会协调银行和保险公司解决问题。
◦ 若争议较大,可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后续注意事项
在银行办理业务时,要注意区分存款和保险产品:
• 存款会有明确的“存款单”,计入银行存款账户,受存款保险制度保障;而保险产品有保险合同,由保险公司承保,收益和风险与保险条款相关。
• 对于银行推荐的产品,务必仔细阅读合同,明确产品类型、收益方式、风险提示、退保规则等关键信息,如有疑问,及时向银行工作人员或专业保险顾问咨询,避免再次出现类似误解。
发布于2025-10-22 22:10 苏州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18210424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