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ETF 出现溢价或折价时,不是简单的 “买” 或 “卖”,核心是判断溢价 / 折价的性质(短期波动还是长期偏离)和幅度,再结合交易目的(套利或长期持有)决策。
一、先搞懂核心概念:溢价与折价
溢价:ETF 二级市场价格 > 其跟踪的基金净值(IOPV),相当于 “市场价高于实际价值”。
折价:ETF 二级市场价格 <其跟踪的基金净值(IOPV),相当于 “市场价低于实际价值”。
正常情况下,折溢价率会在 ±1% 内波动,超出这个范围就有操作空间或风险。
二、不同场景下的操作策略
1. 短期交易 / 套利:看 “折溢价幅度”
适合能快速操作、熟悉 ETF 申赎规则的投资者,核心是赚 “价格与净值差” 的钱。
折价时(买):若折价率 > 1.5%(如净值 1 元,市价 0.98 元),可买入 ETF,同时通过券商申赎平台 “赎回” ETF 份额,获得一篮子股票后卖出,赚取差价(需扣除手续费,确保差价覆盖成本)。
溢价时(卖):若溢价率 > 1.5%(如净值 1 元,市价 1.02 元),可先在二级市场 “卖出” 持有的 ETF 份额,同时 “申购” ETF(用一篮子股票或现金),锁定溢价收益。
注意:套利需在当天完成(T+0 或 T+1,视 ETF 类型),且要考虑申赎门槛(多数 ETF 最低申赎单位为 10 万份以上),普通小资金难以操作。
2. 长期持有:看 “折溢价持续性”
若计划持有 3 个月以上,短期小幅折溢价无需在意,重点避开 “长期大幅偏离” 的情况。
避开长期溢价:若某 ETF 连续 1 周以上溢价率 > 2%(如部分跨境 ETF 因外汇额度限制),此时买入会 “买贵了”,长期持有成本更高,建议等溢价率回落至 1% 以内再买。
谨慎对待长期折价:若某 ETF 长期折价(如流动性差的行业 ETF),看似 “便宜”,但可能是因为市场对其跟踪的指数不看好,或 ETF 规模过小(有清盘风险),不建议因折价而盲目买入。
操作建议:长期买入前,先查近 1 周的折溢价率均值,选择波动小、贴近净值的 ETF。
3. 普通散户:简单操作原则
若不熟悉套利,只做二级市场买卖,记住 2 条简单规则:
不买 “高溢价”:溢价率 > 2% 时,坚决不追买,避免当天买入就因溢价回落而亏损。
可逢 “小幅折价” 买:折价率在 1%-2% 时,若看好 ETF 长期走势,可少量买入,相当于 “小幅打折”,但不要指望靠折价赚大钱。
三、避坑提醒:2 个常见误区
误区 1:把 “短期溢价” 当机会。比如某 ETF 因突发利好当天溢价 3%,此时买入很可能被套 —— 利好兑现后,溢价会快速回落,价格会向净值靠拢。
误区 2:忽视 “流动性”。流动性差的 ETF(日成交额 < 500 万元),折溢价率可能失真,即使显示折价,也可能因卖不出股票或买不到份额,导致套利失败。
希望以上回答可以帮助到您。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投资知识,可以右上角点击【+微信】或者【咨询TA】,我们这边有【免费的理财课程和实操跟投群】,还有资深的投顾老师1v1伴投指导,可以推荐给您。
发布于2025-10-22 11:34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7310177307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