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险的重疾险和内地的重疾险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麻烦说的越详细越好
还有疑问,立即追问>

重疾险 保险知识宝典

香港保险的重疾险和内地的重疾险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麻烦说的越详细越好

叩富问财 浏览:304 人 分享分享

2个保险回答
咨询TA
首发回答
香港保险的重疾险与内地重疾险在健康告知、疾病定义、赔付方式、保费、免体检额度、货币类型、法律环境、投保便捷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如下:

一、健康告知与核保
香港重疾险
无限告知原则:需主动披露所有既往病史,即使问卷未提及的疾病也需告知,否则可能影响理赔。
核保严格:对吸烟者、三高人群等可能加费或拒保,但非吸烟者费率更优(比内地低10%-15%)。
内地重疾险
有限告知原则:仅需回答问卷中明确询问的问题,未提及的疾病无需主动告知。
核保宽松:对三高、结节等人群包容性更强,部分产品支持智能核保,快速出结果。
二、疾病定义与理赔标准
香港重疾险
定义灵活:各公司自行定义疾病,部分疾病(如脑中风、器官衰竭)理赔条件更宽松(如脑中风仅需持续4周功能障碍,内地需180天)。
覆盖全面:主流产品保障100+种疾病,含先天性疾病、认知障碍症等特色保障。
内地重疾险
定义统一:银保监会规定28种重疾+3种轻症为必保疾病,覆盖95%以上理赔,条款更规范。
中症/轻症不占保额:理赔后不影响重疾保额,而香港部分产品会预支保额。
三、赔付方式与灵活度
香港重疾险
多次赔付:癌症、心脏病、中风等高发疾病可多次赔付(间隔期最短1年),总赔付次数可达13次以上。
持续保障:针对癌症、脑退化等疾病提供持续津贴或终身年金。
保额递增:含分红功能,保额以2%-4%复利增长,首10年/15年赠送额外保额。
内地重疾险
单次/多次赔付:部分产品提供分组或不分组多次赔付,但设计相对保守。
赔付不占保额:中症、轻症理赔后不影响重疾保额。
四、保费与保额
香港重疾险
保费较低:非吸烟者费率比内地低10%-15%,但吸烟者费率更高(高10%-20%)。
免体检额度高:最高可达60万美金(约400万人民币),内地仅50万-150万人民币。
内地重疾险
保费合理:高性价比产品与香港保费相差不大,且购买条件更宽松。
保额限制:未成年人最高保额60万-80万人民币,香港可达75万-100万美金。
五、货币与投资功能
香港重疾险
多币种计价:以美元或港币计价,适合有海外资产配置需求的人群。
分红属性:保额随时间增长,可抵御通胀,但分红为非保证收益。
内地重疾险
人民币计价:长期受通胀影响,但无汇率风险。
无分红功能:保额固定,但部分产品可附加两全险实现返还。
六、法律与投保便捷性
香港重疾险
法律环境不同:需亲赴香港签单,理赔可能涉及汇款、材料递交等环节。
全球理赔:认可全球医院证明(中英文),适合有海外就医需求的人群。
内地重疾险
法律规范:理赔有统一标准,稳定性高,但条款创新空间有限。
投保便捷:支持互联网投保,无需亲赴线下,适合追求效率的人群。
七、特色保障与创新功能
香港重疾险
孕期投保:孕妇18周起可投保,保障未知先天性疾病,婴儿出生后自动转换保单。
深切治疗保障:因危疾或传染病入住ICU可获赔。
保额还原:预支保额后,仍可按100%基本保额赔付。
内地重疾险
身故责任可选:不选身故责任可降低保费,适合预算有限的人群。
部分产品支持复议:投保1年后可申请复议,调整核保结果。

发布于2025-10-10 15:25 惠州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关注 分享 追问
举报
咨询TA
香港保险的重疾险和内地的重疾险在多个方面存在不同,以下为您详细分析:

一、疾病定义与保障范围

• 香港重疾险:

◦ 疾病定义相对宽泛,部分疾病的理赔条件较内地宽松。例如,对于早期癌症的定义,可能涵盖更多类型的癌前病变或早期肿瘤;在心脏疾病方面,如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支架手术),香港部分产品可能将其纳入重疾或早期重疾范畴。

◦ 保障的疾病种类通常更多,不少产品可涵盖上百种重疾、几十种轻症,甚至包含一些内地重疾险较少涉及的疾病,如疯牛病、埃博拉病毒感染等(但这类疾病发生概率极低)。

• 内地重疾险: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对25种高发重疾(如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后遗症等)的定义和理赔标准有统一规范,各保险公司在这些疾病的定义上基本一致,保障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 轻症、中症的定义和保障范围也在监管框架下不断完善,整体更贴合内地医疗实际情况。

二、保费与货币价值

• 香港重疾险:

◦ 以美元或港币计价,保费受汇率波动影响。如果投保时汇率较低,后续汇率上升,可能会使实际保费支出增加;反之则可能减少。

◦ 从长期看,香港保险的保费定价机制与国际接轨,对于一些健康状况良好、年龄较轻的投保人,保费可能相对有优势,且存在一定的分红预期(部分储蓄型重疾险),但分红是不确定的。

• 内地重疾险:

◦ 以人民币计价,保费相对稳定,不受汇率影响。

◦ 保费定价基于内地的生命表、医疗成本等数据,整体费率结构较为稳定,且目前内地重疾险多为纯保障型或带有一定储蓄功能的产品,储蓄部分的收益相对明确或有保底。

三、核保与理赔

• 香港重疾险:

◦ 核保相对严格,对投保人的健康状况、家族病史、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审查较为细致,可能会要求投保人进行详细的体检,甚至提交过往的医疗记录。

◦ 理赔时,通常需要投保人提供香港或国际认可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等材料,若在内地就医,可能需要对诊断材料进行公证或由香港保险公司认可的机构审核,流程相对复杂,耗时可能较长。

• 内地重疾险:

◦ 核保流程相对简便,部分产品支持线上智能核保,对于一些常见的健康小问题(如轻微高血压、甲状腺结节等)可能有更宽松的核保政策。

◦ 理赔时,只需提供内地正规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病历、检查报告等材料,流程较为简便,理赔时效也有明确的监管要求(如保险公司应在30日内作出核定)。

四、法律与监管环境

• 香港重疾险:

◦ 受香港保险监理处监管,保险合同适用香港法律。如果发生保险纠纷,需通过香港的法律途径解决,维权成本较高,且对于内地投保人来说,存在地域和法律体系差异的障碍。

• 内地重疾险:

◦ 受中国银保监会严格监管,保险合同适用内地法律。投保人的权益有明确的法律和监管保障,如《保险法》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理赔等方面有详细规定,维权相对便捷。

五、就医与服务

• 香港重疾险:

◦ 部分产品可提供全球医疗保障,支持投保人在全球范围内的指定医疗机构就医并获得理赔,适合有海外就医需求的人群。

◦ 保险公司的服务体系更偏向国际化,可能提供多语言服务、高端医疗资源对接等。

• 内地重疾险:

◦ 主要保障内地的就医需求,与内地的医疗机构、医疗体系衔接紧密,投保人在国内就医时能更方便地享受保险保障。

◦ 保险公司的服务更本土化,如提供重疾绿通、就医垫付、健康管理等符合内地市场需求的服务。

综上所述,香港重疾险和内地重疾险各有特点。香港重疾险在疾病定义、保障范围、长期保费性价比(有分红预期时)等方面有一定优势,适合健康状况良好、有海外就医或资产全球化配置需求且能接受较高维权成本的人群;内地重疾险在核保宽松度、理赔便捷性、法律监管保障、本土化服务等方面更具优势,适合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投保人应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就医需求、经济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重疾险产品。

发布于2025-10-10 15:40 苏州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关注 分享 追问
举报
问题没解决?向金牌答主提问, 最快30秒获得解答! 立即提问
其他类似问题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香港保险的理赔流程和内地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我建议您在理赔时要提前了解清楚不同地区保险的理赔流程。和内地保险相比,香港保险理赔流程有不同之处。内地保险理赔通常可通过线上线下多种便捷渠道报案,资料提交相对灵活,审核速度较快。而香港...
首席张老师 201
香港保险的产品条款与内地保险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对于您想了解香港保险产品条款与内地保险差异的需求,我建议您在选择时充分考量自身需求与风险承受能力。内地保险条款设计更贴合内地市场需求和政策法规,保障重点明确,且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首席张老师 257
香港保险的理赔流程是怎样的?和内地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
为您介绍香港保险的理赔流程与内地保险的不同之处。香港保险理赔一般分四步:一是理赔报案,出险后通知代理人、经纪人或保险公司,告知出险原因和现状;二是收集资料,报案后,代理人等会告知所需提...
首席张老师 325
香港保险的理赔流程是怎样的?和内地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对于您关心的香港保险理赔流程及与内地差异问题,以下为您详细解答。香港保险理赔大致分四步:一是理赔报案,出险后可通知代理人、经纪人或保险公司,告知出险原因和现状;二是收集资料,相关人员会...
首席张老师 305
香港保险的重疾险,和内地的重疾险相比,保障范围有什么不同呢?
对于您关注的香港重疾险和内地重疾险保障范围差异,我建议如果您追求更广泛全面的保障,可以考虑香港重疾险;若预算有限,内地重疾险也能提供基本的健康保障。内地重疾险主要关注常见重大疾病,如癌...
首席张老师 195
香港保险的重疾险和内地的重疾险相比,有哪些特点?
综合来看,若您预算充足、追求更全面保障和潜在分红,香港重疾险是不错之选;若预算有限,更看重性价比,内地重疾险或许更合适。与内地重疾险相比,香港重疾险有以下特点:-**保障范围**:香港...
首席张老师 297
同城推荐 更多>
  • 咨询

    好评 6.5万+ 浏览量 4051万+

  • 咨询

    好评 3.8万+ 浏览量 2751万+

  • 咨询

    好评 5.8万+ 浏览量 260万+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