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终身寿险的类型与“本金返还”逻辑
1. 传统终身寿险:
以“身故赔付保额”为核心,保费固定,现金价值缓慢增长。若中途退保,可拿回现金价值(前期现金价值低于已交保费,后期逐渐超过,具体看产品);若被保险人身故,受益人可获得保额赔付(保额通常远高于已交保费,实现资产放大传承)。这类产品不是“保本理财”,更侧重身故保障和传承,若单纯追求“拿回本金”,需长期持有至现金价值超过保费,或通过身故理赔实现资产增值传承。
2. 增额终身寿险:
现金价值每年按固定利率(如3.0% - 3.5%)增长,兼具“寿险保障”和“储蓄增值”属性。例如,30岁投保,年交10万,交5年,到60岁现金价值可能超过已交保费(50万),此时可通过“减保”取现(拿回本金及收益),或身故后由受益人领取高额保额。这类产品能明确实现“本金拿回+增值”,是目前市场上兼顾保障和储蓄的热门选择。
二、适合人群与注意事项
• 适合人群:
◦ 有资产传承需求的高净值人群(通过身故保额将财富定向传递给后代);
◦ 想强制储蓄、长期规划的人群(增额终身寿险的现金价值可作为教育金、养老金补充);
◦ 关注资产隔离的人群(寿险理赔金通常不受债务追偿影响,可实现债务隔离)。
• 注意事项:
1. 流动性限制:前期现金价值低,中途退保可能亏损,适合长期持有(5年以上);
2. 健康告知:投保时需如实告知健康状况,否则可能影响理赔;
3. 产品选择:优先选择现金价值增长明确、减保规则宽松的增额终身寿险,或保障责任扎实的传统终身寿险,避免营销噱头。
三、总结:“拿回本金”的实现方式
• 若选增额终身寿险:长期持有后现金价值超过保费,可通过减保拿回本金及收益,同时保留部分寿险保障;
• 若选传统终身寿险:可通过身故理赔让受益人获得远高于本金的保额,实现资产传承;若中途退保,需待现金价值超过保费后再操作,否则会有损失。
总之,终身寿险不是简单的“保本产品”,而是结合了“身故保障、资产传承、储蓄增值”的综合工具,是否能“拿回本金”及如何拿回,需根据产品类型和持有时间具体分析。建议结合自身需求(保障、储蓄、传承),选择对应类型的终身寿险,并长期持有以发挥其最大价值。
发布于2025-10-7 09:11 苏州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18210424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