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贷款中介公司常见陷阱包括虚假承诺“百分百下款”、伪造材料骗贷、收取高额“砍头息”或捆绑服务费、诱导签订空白合同、泄露客户个人信息、设局“AB贷”让担保人背债、谎称银行内部有关系、以贷后审查为由截留贷款资金等。部分不法中介利用借款人急需用钱的心理,通过话术包装、伪造资质、层层收费等方式牟取暴利,甚至使客户陷入法律纠纷。防范方法是选择正规金融机构直接办理,核实中介资质,拒绝前期收费,不签模糊合同,保护个人信息,牢记“三核实五拒绝”,筑牢安全防线。
这里帮您收集了几家大的正规平台,可点击查询:
精选正规贷款平台https://licai.cofool.com/
贷款中介公司
1. 虚假宣传诱导签约:谎称“黑户可贷”“低息快贷”,利用信息差制造紧迫感,诱导客户仓促签约并支付定金或服务费。
2. 收取前置费用:以“保证金”“加急费”“沟通费”为名,在贷款未到账前收取费用,一旦收费后便失联或找借口推脱。
3. 捆绑隐形收费:强制客户购买保险、理财或支付高额服务费,综合年化利率远超法定上限,实际借贷成本被严重抬高。
4. 伪造贷款材料:教唆或协助客户PS银行流水、虚开收入证明,涉嫌骗贷,客户将面临拒贷、征信受损甚至刑事责任。
5. 签订空白或模糊合同:提供内容不全的合同,事后随意填写条款,导致客户在利率、期限、费用等方面蒙受损失。
6. 泄露客户隐私信息:收集身份证、银行卡、通讯录等敏感信息,转卖给诈骗团伙用于电话骚扰、冒名贷款等非法活动。
7. 设立“AB贷”骗局:明知A无法贷款,诱骗其找信用良好的B作为“担保人”或“监督人”,实则让B成为借款人背负债务。
8. 截留贷款资金:以“银行需断流审查”为由,要求客户将放款转入中介账户“走账”,随后拖延返还甚至直接侵占。
9. 冒充银行工作人员:使用仿冒银行APP、伪造批款截图、自称“信贷经理”,制造权威假象骗取信任与费用。
10. 提供非正规贷款渠道:引导客户借高利贷、套路贷或非持牌机构产品,资金安全无保障,后续催收手段暴力非法。
贷款中介陷阱层出不穷,防范关键在于提高警惕、坚持正规渠道办理。牢记“不轻信、不转账、不泄密、不签空白合同”,遇事保留证据及时举报,才能有效规避风险,安全、合法、高效地解决资金需求。
发布于2025-9-26 19:00 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