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主动型基金估值基本不准,只能当个模糊参考,千万别依赖它做决策!
估值不准的核心原因
持仓不透明:主动型基金的持仓由基金经理动态调整,且季报仅披露前十大重仓股(占比通常不足50%),年报虽披露全部持仓但滞后3个月,平台只能用旧数据估算,偏差极大。
调仓频繁:基金经理可能因市场变化随时换股、调仓,但估值平台无法实时跟踪,导致估算值与实际净值“脱节”。例如,某基金季报显示重仓科技股,但实际已换仓至消费股,估值自然不准。
模型局限性:估值平台多采用“持仓模拟法”,即用前十大重仓股+部分其他持仓估算,但未考虑现金比例、管理费等成本,进一步放大误差。
估值的“参考价值”在哪?
虽然不准,但可通过估值与净值的差异,推测基金经理是否调仓,或判断其投资风格是否“言行合一”。比如,若估值长期跑赢净值,可能说明经理选股能力强。
我公司名列行业前列,具备雄厚师资力量,欢迎右上角加微信,下载盈米启明星APP输入6521免费学理财,为您个性化分析主动型基金估值,教您“看透估值,稳赚收益”!
发布于2025-9-25 15:50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7310058203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