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节前后A股股市上涨的可能性较大,但需结合市场情绪、政策驱动及历史规律综合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一、历史规律:节后上涨概率较高
节后反弹趋势明显
根据西部证券对2010-2021年数据的统计,国庆节后5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上涨概率达67%,平均收益2.07%。招商证券进一步指出,2007-2023年国庆节后5个交易日,万得全A上涨次数占比达82%,中证1000指数等中小盘代表指数弹性更高。
行业表现分化
节前:消费行业(如家用电器、医药生物、食品饮料)占优,因长假预期提振旅游、餐饮等需求。节后:金融行业(银行、券商)及科技、汽车等板块表现突出。例如,2010-2021年节后10个交易日,非银金融、银行平均超额收益率达1.92%、1.54%。二、当前市场环境:政策与情绪共振
政策宽松延续
2025年政策基调仍以“稳增长”为主,流动性合理充裕。华龙证券预计,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减轻地方化债压力,腾出资源保民生、促经济,为股市提供底部支撑。
市场情绪修复
2024年9月下旬以来,A股经历“疯牛”行情后回调,但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2025年9月,日均成交额仍维持高位,市场风险偏好改善。港股国庆期间表现强劲(恒指涨7.59%),为A股节后情绪提供正向指引。
结构化机会突出
科技成长:AI算力、半导体设备等板块受机构增配,技术革命推动业绩高增长。红利资产:高股息、低波动板块(如银行、煤炭)成为资金平衡风险的选择。并购重组:政策支持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相关主题概念活跃。三、潜在风险:需警惕外部扰动
海外风险
特朗普胜选可能加速贸易保护主义,对出口导向型板块(如电子、机械)形成压力。
美联储降息节奏若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全球流动性预期。
国内基本面
若经济数据(如PMI、CPI)持续疲软,可能削弱市场对盈利改善的预期。但机构普遍认为,2025年经济增速有望保持在5%左右,投资和消费成为增长驱动力。
四、机构观点:震荡上行为主
多头阵营
国泰海通证券:年内股指还有新高,转型加快、无风险收益下沉、制度变化(如提高投资者回报)将推动估值重估。华龙证券:科技(TMT)、先进制造、周期板块可能领涨,市场维持震荡上行。
谨慎派
广发策略:需关注12月政治局会议对财政力度的定调,若不及预期,市场可能从“慢牛”转向震荡。五、操作建议:聚焦景气赛道与政策导向
短期布局
节前:关注消费板块(如旅游、餐饮)的脉冲式机会。节后:优先配置金融(银行、券商)、科技(AI、半导体)及高景气赛道(如创新药、新能源)。
长期策略
价值股:选择商业模式优质、基本面坚实的龙头(如贵州茅台、长江电力)。成长股:把握AI、低空经济、国产替代等主题的轮动机会。
风险控制
避免追高短期炒作过度的题材股。通过指数基金(如A500ETF)分散风险,兼顾高分红与成长性。
股票开户找我!无门槛国债逆回购一折 (百万分之一)!ETF佣金万0.5!融资利率5%以下!优惠多多!免费量化!ptrade&QMT!
发布于2025-9-16 17:05 丽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