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用养老钱投指数基金,风险比银行存款、纯债基金高很多,必须特别谨慎。虽然 “长期能涨” 有一定道理,但这背后的波动风险,和养老钱 “安全、灵活、不亏本” 的核心需求并不匹配。
首先得清楚:指数基金跟踪股市,长期虽随经济有向上趋势,但过程中会大起大落,比如曾出现过半年跌 20%-30% 的情况。老人的养老钱可能随时要用(如医疗开支),若遇下跌时急需用钱,只能 “割肉” 亏本金;就算暂时不用,波动也容易让老人焦虑,影响养老心态。
还要考虑两个关键问题:一是 “长期” 通常要 10 年以上才能平滑波动,可老人的养老钱未必能放这么久,若 5 年内要用,可能刚好撞上熊市;二是老人大多不懂市场,容易受消息影响,看到下跌就赎回(卖在低点)、看到上涨就追(买在高点),反而不如存银行稳。
若实在想尝试,只能用养老钱的 5%-10%(闲钱中的闲钱),选沪深 300、中证 50 这类波动小的宽基指数,且做好 “放 5 年以上、涨跌都不赎” 的准备。
更稳妥的做法是:养老钱优先放银行定期 / 大额存单、国债、纯债基金,几乎不亏本金;想多赚点可选 “固收 + 基金”(股票比例≤20%),波动远小于指数基金,更贴合养老钱的 “稳” 需求。总之,养老钱别优先碰指数基金,宁可少赚,也别冒亏本金的风险。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理财方面的资料,可以右上角点击【+微信】或者【咨询TA】详聊,我们这边有理财实战群,非常适合初学者,还有资深投顾老师一对一伴投指导,可以推荐给您。还有一些视频课程也可以免费发送给您。
发布于2025-9-11 14:47 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