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股民不买ETF的原因是啥
还有疑问,立即追问>

ETF投资宝典

老股民不买ETF的原因是啥

叩富问财 浏览:25221 人 分享分享

3个回答
咨询TA
首发回答
老股民不买ETF可能有以下原因:
1. 习惯偏好:部分老股民长期操作股票,对选股、分析个股基本面和技术面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更倾向于直接投资股票,对ETF这种投资一篮子股票的产品兴趣缺缺。
2. 追求高收益:ETF通常反映的是市场或特定板块的平均表现,一些老股民渴望通过挖掘潜力个股获取远超市场平均的高收益,觉得ETF收益相对有限。
3. 交易成本考量:虽然ETF交易成本整体较低,但一些老股民可能凭借与券商的长期合作等,获得了很低的股票交易佣金,相比之下,ETF的交易成本优势就不那么突出。
4. 认知不足:有的老股民对ETF的投资原理、优势等了解不够深入,存在认知误区,因而不愿投资。

如果您想深入了解ETF投资或其他理财投资产品,建议下载盈米启明星APP输入6521,在上面可以享受全市场最低1折费率以及专业投资顾问服务,专业人员提醒买卖点。若您还有疑问,右上角添加微信,联系盈米基金官方投顾,专业团队将为您详细解答,提供专业投资建议。

发布于2025-9-2 22:12 北京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关注 分享 追问
举报
咨询TA

老股民不买 ETF 的原因,本质是投资习惯、收益预期、操作逻辑与 ETF 的产品特性存在 “适配差”,而非 ETF 本身优劣。这些原因可从 “收益目标差异”“操作模式冲突”“认知惯性” 三个核心维度拆解,具体如下:
一、核心原因 1:收益预期不匹配 —— 追求 “超额收益” 而非 “平均收益”
ETF 的核心定位是 “跟踪指数、获取市场平均收益”(如沪深 300 ETF、半导体 ETF 等),但老股民大多经历过 A 股 “个股造富” 周期,更倾向于通过选股、择时追求 “超越指数的超额收益”,两者目标存在根本差异:
老股民的收益逻辑:习惯通过研究行业景气度、公司基本面、技术形态,筛选 “潜在牛股”(如某阶段的龙头股、妖股),期待获得 “翻倍甚至数倍收益”。例如,2023 年 AI 行情中,个股(如中科曙光)涨幅可能达 200%,但对应的 AI ETF(如华夏国证半导体 ETF)涨幅仅 80%,个股收益远超 ETF。
ETF 的收益局限:ETF 严格跟踪指数,涨幅与指数基本一致,既无法 “跑赢指数”,也避免了 “跑输指数”。这种 “赚平均钱” 的特性,对追求 “极致收益” 的老股民而言,属于 “收益天花板过低”,不符合其长期形成的收益预期。
二、核心原因 2:操作模式冲突 —— 习惯 “主动掌控” 而非 “被动跟随”
老股民经过长期交易,已形成一套 “主动操作体系”,而 ETF 的 “被动性”“分散性” 与这套体系存在明显冲突:
1. 无法 “精准择股”:厌恶 “被迫持有差股”
ETF 为跟踪指数,需按指数成分股权重持仓,必然包含 “优质股 + 平庸股 + 潜在风险股”(如沪深 300 ETF 中,既有无锡银行、中国建筑等稳健股,也可能有短期业绩承压的成分股)。但老股民习惯 “精选个股”—— 通过剔除垃圾股、聚焦核心标的,只持有自己认可的少数股票(通常持仓不超过 5-10 只),无法接受 ETF “被动持有一堆不看好的股票”,认为这是 “资金浪费” 或 “风险分散过度”。
2. 无法 “灵活择时与控仓”:失去 “交易主动权”
老股民擅长通过 “波段操作”“仓位控制” 应对市场波动(如个股跌破支撑位时止损、突破压力位时加仓,甚至短线做 T),但 ETF 的操作空间被大幅压缩:
择时难:ETF 跟踪的指数成分股多(如中证 500 ETF 含 500 只股票),单个成分股的涨跌对 ETF 影响有限,技术形态更 “平滑”,老股民熟悉的 “个股 K 线信号”(如单针探底、双顶)在 ETF 上效果减弱,难以精准判断买卖点;
控仓难:ETF 是 “一篮子股票”,无法像个股那样 “精准控仓”(如某只个股持仓 10%,涨超 5% 就减仓),只能对 ETF 整体加减仓,失去对 “单一标的” 的精细化操作权。
3. 缺乏 “题材博弈空间”:错过 “短期爆发力机会”
A 股市场长期存在 “题材炒作” 逻辑(如政策利好、行业热点驱动),老股民擅长捕捉这类 “短期高弹性机会”—— 例如某政策出台后,直接买入受益最直接的龙头个股(如新能源政策下的宁德时代),短期涨幅可能远超对应的新能源 ETF。但 ETF 因 “分散持仓”,单个题材股的涨幅会被其他成分股稀释,短期爆发力远弱于个股,不符合老股民 “抓热点、赚快钱” 的操作习惯。
三、核心原因 3:认知惯性与风险认知差异 —— 对 ETF 的 “优势” 视为 “劣势”
ETF 的核心优势(分散风险、低费率、透明化),在老股民的认知体系中,可能被解读为 “劣势”,这源于长期市场经验形成的认知惯性:
1. 认为 “分散风险 = 降低收益”,不信 “指数长期向上”
ETF 的 “分散持仓” 能降低单一股票暴雷风险(如个股退市),但老股民大多经历过 “集中持仓赚大钱” 的案例,也对 A 股 “指数十年不涨”(如沪指长期在 3000 点附近波动)有深刻印象,因此:
不认可 “分散风险” 的必要性:认为 “只要选对股,集中持仓收益更高”,且自己有能力规避个股风险(如通过基本面分析排除退市股);
质疑 “指数长期收益”:对 “买 ETF = 长期躺赢” 的逻辑存疑,觉得 A 股指数波动大、长期收益有限,不如主动选股更靠谱。
2. 对 “被动管理” 的不信任:习惯 “主动判断” 而非 “跟随指数”
老股民长期依赖 “自己的研究与判断” 赚钱,对 ETF“不做主动决策、完全跟踪指数” 的模式缺乏信任感:
认为 “基金经理都跑不赢指数,何况被动 ETF”:部分老股民经历过主动基金 “业绩变脸”,进而延伸到对 “被动 ETF” 的质疑,觉得 “自己选股至少能掌控,买 ETF 相当于把钱交给‘冰冷的指数规则’”;
反感 “无法干预的持仓”:ETF 的成分股调整由指数公司决定(如半年一次调仓),老股民无法像自己选股那样 “提前规避即将被调出的差股”,觉得这是 “被动接受调整,丧失主动权”。
3. 忽视 “费率优势”,更在意 “操作便利性”
ETF 的管理费(通常 0.5%/ 年以下)远低于主动基金,但老股民更关注 “交易便利性”—— 例如:
ETF 的交易规则与个股一致(T+1、涨跌幅限制),但部分老股民习惯 “日内做 T”(通过融资融券实现个股 T+0),而 ETF 的 T+0 交易需开通特定权限(如跨境 ETF),操作门槛更高;
老股民对 “手续费” 的敏感度集中在 “交易佣金”(如个股佣金万 1.5),对 ETF 的 “管理费” 这类 “隐性成本” 关注度低,觉得 “节省的管理费不如多赚一个点的个股收益”。
四、补充:并非 “不买”,而是 “选择性不买”
需注意的是,部分老股民并非 “完全不买 ETF”,而是会在特定场景下少量配置(如:用宽基 ETF “打底仓”,同时重仓个股;或用行业 ETF “快速布局某板块”,避免选股失误)。但总体而言,因上述 “收益、操作、认知” 的差异,老股民更倾向于将 ETF 视为 “辅助工具”,而非主要投资标的。
总结:老股民不买 ETF,是 “投资逻辑的选择” 而非 “对错”
ETF 的 “被动、分散、平均收益” 特性,适配于 “没时间研究、追求稳健、认可指数长期价值” 的投资者;而老股民的 “主动、集中、超额收益” 逻辑,适配于 “有经验、愿投入精力、能承受个股波动” 的投资者。两者没有绝对的优劣,只是 “不同投资需求下的不同选择”—— 老股民不买 ETF,本质是 “自己的投资体系与 ETF 的产品特性不匹配”,而非 ETF 本身不值得投资。

发布于2025-9-23 14:34 成都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关注 分享 追问
举报
咨询TA

老股民不买ETF的原因通常涉及交易灵活性、收益预期、投资习惯、市场认知及费用成本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交易灵活性与自主性受限个股选择偏好:老股民往往有丰富的个股研究经验,擅长通过基本面分析(如财务数据、行业地位)或技术面分析(如K线形态、成交量)挖掘潜力股。他们享受自主选股带来的成就感,认为ETF的“一篮子股票”模式无法满足其个性化投资需求。交易策略限制:老股民可能习惯短线交易、波段操作或套利策略(如打新、T+0交易),而ETF的交易规则(如T+1交易、无涨跌停限制但波动率较低)可能限制其策略实施。例如,ETF无法像个股一样通过高频交易捕捉短期价差。


二、收益预期与风险偏好差异追求超额收益:老股民通常对收益有更高期待,希望通过精选个股获得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回报。而ETF的收益紧密跟踪指数,难以实现超额收益(除非通过增强型ETF或杠杆ETF,但后者风险较高)。风险承受能力:部分老股民风险偏好较高,愿意承受个股波动以换取潜在高收益。ETF的分散投资特性虽能降低非系统性风险,但也可能稀释收益,对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者吸引力不足。


三、投资习惯与经验固化长期形成的交易模式:老股民可能已形成固定的投资风格(如价值投资、成长投资),且对个股研究有深厚积累。转换到ETF投资需重新适应指数化投资逻辑,可能面临认知障碍。对ETF的误解:部分老股民可能认为ETF是“新手工具”,缺乏技术含量,或误以为其收益低于主动管理型基金。此外,对ETF的折溢价机制、申赎规则等细节不熟悉,也可能导致其望而却步。


四、市场认知与信息优势信息不对称优势:老股民可能通过长期跟踪特定行业或公司,积累了对个股的深度认知(如管理层能力、未公开信息),这种信息优势在ETF投资中难以发挥。对指数编制的质疑:部分老股民认为指数编制规则(如成分股调整周期、权重分配)可能滞后于市场变化,导致ETF无法及时反映行业趋势。例如,某些新兴行业龙头可能因未纳入指数而错失投资机会。


五、费用成本与流动性考量管理费与交易成本:虽然ETF的管理费通常低于主动管理型基金,但老股民可能更关注交易成本(如佣金、印花税)。若频繁交易ETF,累计成本可能高于长期持有个股。流动性差异:部分小众ETF或跨境ETF可能存在流动性不足问题,导致买卖价差较大,影响交易效率。老股民更倾向于选择流动性充沛的个股进行交易。


六、特殊市场环境下的选择牛市中的个股机会:在单边上涨的牛市中,个股涨幅可能远超指数,老股民更倾向于通过精选个股放大收益。例如,2020年科技股行情中,部分个股涨幅超过200%,而同期科创50ETF涨幅仅约50%。熊市中的防御策略:在熊市中,老股民可能通过空仓、对冲(如股指期货)或持有低估值个股来规避风险,而ETF的被动跟踪特性可能无法满足其防御需求。


老股民不买 ETF,是 “投资逻辑的选择” ,ETF 的 “被动、分散、平均收益” 特性,适配于 “没时间研究、追求稳健、认可指数长期价值” 的投资者;


如果您想深入了解ETF投资或其他理财投资产品,可以点击右上角添加微信,详细解答,提供专业投资建议。

发布于2025-11-18 11:02 广州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关注 分享 追问
举报
问题没解决?向金牌答主提问, 最快30秒获得解答! 立即提问
其他类似问题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老股民为何不买ETF?有什么风险吗?
预计ETF股票开户的佣金费率为万分之五。佣金的多少与投资者资金量密切相关,资金量越大,佣金可能会相应提高。调整佣金前,请与线上客户经理单独沟通,他们手中的低佣金渠道助您享受更优惠的佣金...
资深梦梦经理 39777
老股民不买ETF有啥原因?
老股民不买ETF可能有以下原因:1.偏好个股投资:部分老股民热衷于深入研究特定公司,相信通过分析公司基本面、财务状况等,能挑选出跑赢市场的个股,获取更高收益,觉得ETF是跟踪指数,收益...
盈米基金 22735
老股民为何不买ETF?长期持有有什么缺点吗?
在ETF开设股票账户时,万分之五的佣金费率是较为常见的。投资者的资金量差异使得佣金费率有所不同,这是一种根据市场实际情况而定的策略。佣金调整轻松实现,线上客户经理为您提供低佣金链接,让...
资深梦梦经理 219
老股民为什么不怎么买ETF?有什么原因吗?
你好,老股民不怎么买ETF,主要是投资习惯、收益预期和交易灵活性等方面的差异导致的。从投资习惯来看,老股民在长期的股票交易中,形成了对个股深入研究和操作的习惯。他们热衷于挖掘具有潜力的...
金融马经理 224
老股民为何不买ETF,原因是什么?
老股民因为比较善于基本面个股的挖掘,容易挖掘到更具潜力的个股,所以在选择上容易倾向于涨幅空间更大的个股
licai8 16083
老股民不愿买ETF基金的原因分析
老股民不愿买ETF基金,核心是因为他们的投资习惯、收益预期和能力圈与ETF的特性存在差异,更倾向于通过个股交易实现自己熟悉的投资逻辑,而非依赖指数化工具。老股民通常有5年以上炒股经验,...
银泰证券冰冰 3151
同城推荐 更多>
  • 咨询

    好评 4.8万+ 浏览量 1080万+

  • 咨询

    好评 2.6万+ 浏览量 504万+

  • 咨询

    好评 2.3万+ 浏览量 455万+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