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基金宣传是否属虚假诱导,核心看是否违反监管规定、隐瞒风险或夸大收益,可从 4 个关键维度核查:
看是否承诺 “稳赚不亏”“固定收益”
监管明确禁止基金宣传 “保本”“无风险”“收益稳” 等表述(货币基金虽风险低,也不能承诺绝对稳)。若宣传中出现 “保证收益”“本金无忧”,或用 “稳赚”“只赚不亏” 等绝对化词汇,直接构成虚假诱导。
看收益数据是否 “断章取义”
若宣传只提短期高收益(如 “近 1 月涨 10%”),却不说明该收益是历史偶然、未提示长期波动(如近 1 年跌 15%),或不标注 “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收益”,也属诱导。合规宣传必须同步披露历史业绩波动和风险提示。
看是否隐瞒基金类型或风险等级
比如将高风险的股票型基金,包装成 “适合保守投资者” 的产品;或不说明基金投资的高波动领域(如行业主题基金),只强调收益,均为虚假诱导。合规宣传需明确标注基金风险等级(R1-R5),并匹配对应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
看宣传渠道是否正规
非持牌机构(如无资质的理财社群、个人)发布的基金宣传,即便内容看似 “合规”,也可能暗藏诱导(如承诺 “跟着买必赚”)。正规宣传仅通过基金公司官网、持牌代销平台(银行、券商等),且需符合监管格式要求。
若发现上述情况,可保留宣传截图、聊天记录等证据,向证监会 12386 热线或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投诉,维护自身权益。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选择靠谱的基金,右上角点击【+微信】或者【咨询TA】详聊,手把手教你怎么购买理财基金,规避一些常见的投资风险。
发布于2025-8-29 15:07 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