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大盘站上 3800 点时,股票型基金与混合型基金的调配需围绕 “控风险、留弹性” 展开,结合两类基金的特性与高位市场的波动规律动态平衡,而非简单设定固定比例。
从核心逻辑看,股票型基金(股票仓位通常 80% 以上)在牛市中弹性更强,但高位回调时回撤也更大;混合型基金(股票仓位灵活,可低至 0)则能通过降仓规避极端风险,适合震荡市。
3800 点位置,需通过 “两类基金的功能分工” 构建防御网:
股票型基金:聚焦 “硬核标的”
此时应缩减前期涨幅过大的主题类股票基金(如短期翻倍的赛道基金),保留配置低估值蓝筹、高股息策略的产品(如沪深 300 增强型股票基金)。这类基金在高位震荡中回撤通常比成长型低 30%,且能享受市场结构性机会。建议股票型基金占整体基金仓位的 40%-50%,避免因高仓位暴露过多风险。
混合型基金:强化 “灵活调节” 作用
优先选择基金经理风格偏稳健、历史回撤控制能力强的混合型基金(如过去 3 年最大回撤低于 20%),尤其是 “股债平衡型” 产品(股票仓位通常 50%-60%)。这类基金可在大盘单日跌幅超 3% 时,通过基金经理主动降仓缓冲损失。混合型基金占比建议提升至 30%-40%,与股票型基金形成 “刚柔搭配”。
动态再平衡机制
当沪指单周涨幅超 5%,可将股票型基金部分收益转换为混合型基金(比例调整为 35%:45%);若沪指单周跌幅超 4%,则反向操作,用混合型基金仓位加仓优质股票型基金(比例调整为 55%:25%),通过 “涨时收、跌时补” 锁定收益、降低成本。
当前市场高位博弈加剧,很多人因两类基金比例失衡,要么错失上涨机会,要么在回调中损失惨重。想知道你的基金组合是否需要调整?赶紧点击右上角加微信,我们会结合你的持仓风格和风险承受能力,定制专属调配方案,别等市场变脸时才发现组合 “抗跌性不足”!
发布于2025-8-22 13:19 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