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三分法” 配置债券基金、指数基金和股票基金的思路本身没问题,但最终整体亏损,往往是配置比例、产品选择或时机把握出了偏差,具体可从这三点分析:
第一,配置比例可能与市场环境错配。比如若股票基金占比过高(如超过 50%),而 7 月以来成长赛道(如新能源、消费)持续调整,即便指数基金靠权重股拉涨,也可能被股票基金的跌幅抵消;反之,若债券基金占比不足 30%,近期债市因利率波动出现 0.3%-0.5% 的回调时,难以起到 “稳盘” 作用。理想的比例应结合市场风格:当前结构性行情下,建议债券基金占 40%-50%、指数基金(如沪深 300、中证 500)占 30%-40%、股票基金占 20%-30%,攻守更平衡。
第二,产品选择可能偏离 “分散本质”。比如指数基金若选了创业板指这类与股票基金持仓高度重合的标的(都重仓新能源、医药),或债券基金选了偏债混合(含 20% 以上股票),会导致 “看似分散,实则同涨同跌”。我们叩富组合在配置时,会严格筛选低相关性资产 —— 比如用纯债基金搭配沪深 300 指数(金融、消费权重高),再配一只持仓偏向价值股的股票基金,真正实现 “东边不亮西边亮”。
第三,入场时机踩在了短期高点。若上个月买入时,股票基金对应的板块(如新能源、AI)正处于短期反弹高位,指数基金也因权重股上涨至阶段性高点,此时入场容易 “买在回调前”,即便分散配置也会同步承压。
如果想优化配置比例、替换低相关性产品,或需要叩富组合的最新资产配置模型(已根据 7 月市场调整优化比例),欢迎点击右上角加微信,我们会结合你的风险偏好和持仓成本,帮你调整出更适配当前市场的配置方案。
发布于2025-7-24 18:02 北京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7310058203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